日光节约时间——超时代的构想?
日光节约时间——超时代的构想?
为什么许多人每年要调校时间两次呢?有些人觉得,每年都要把时钟拨快、拨慢,着实费劲。还有,你怎么晓得在哪个时候重拨时钟呢?英语有个说法:“春天向前走,秋天走回头。”这句话提醒人在春天把时钟的指针拨快,在秋天才把时针拨回原位。这种计时方法是怎样开始的呢?是谁首先发起使用日光节约时间(夏令时间)的呢?
《不列颠百科全书》说,本杰明·富兰克林在1784年首次建议要善用日光。百多年后,英国人威廉·威利特开始积极倡议使用日光节约时间。可是,他在国会通过议案前,不幸与世长辞了。
据英国作家托尼·弗朗西斯说,威利特是肯特郡奇斯尔赫斯特区一位有名的建筑师。他在夏天某个清晨,骑马经过皮特斯伍德镇,发觉大部分房子的窗扇儿都是关上的。他很可能这样想:“这么美好的日光,实在太浪费了!”他忽然计上心来,想到调校时间来争取日光。他于是开始积极在英国国会动议,以调校时钟的快慢来善用时间。他提议在春天和夏天把时针拨快80分钟,分四次递增,每次20分钟;在秋天则递减,返回原来的时间。这么一来,人们在黄昏时分也有较长的日光可以善用了。
弗朗西斯报道,威利特在自己其中一份传单内写道:“阳光是创造者给人的厚礼之一。在日光照耀下,欢笑弥漫,焦虑渐减,我们得以鼓起勇气继续为生活而奋斗。”
国会的法案还未通过,英王爱德华七世已迫不及待地把桑德灵厄姆——他的王宫以及周围7900公顷范围,宣布为日光节约时间区。其后,他也把温莎和巴尔莫勒尔纳入日光节约时间区。
什么促使政客最后让步,采纳日光节约时间制呢?因为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在欧洲爆发,他们想减少点灯来节约能源!其他国家也为了相同的理由,陆续实施日光节约时间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甚至采用双重的夏令时间。那就是在夏天把时针拨快两个小时,而冬天则拨快一个小时。
在皮特斯伍德镇有个威廉·威利特纪念碑(见右方插图),纪念这位“不屈不挠的‘夏令时间’倡议者”。在日晷下刻着以下的字句:“Horas non numero nisi aestivas ”,意思是,“区区小时我不计,除非夏季日照长”。
[第31页的图片鸣谢]
With thanks to the National Tru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