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跳到目录

大地震!

大地震!

大地震!

《儆醒!》驻台湾通讯员报道

“我住在台北市一座大厦九楼的单位。我正在床上看书,突然电灯熄灭了。接着房子猛然震动,仿佛是被一个庞然怪物紧紧抓住,用力摇晃似的。我听见楼顶哗啦哗啦的声音,眼看天花板也要塌下来了,连忙蹲到桌子下面去躲避。恐怖的时刻好像没完没了似的。”——台湾一个记者忆述。

地震。光提到地震已够令人谈虎色变了,而且近日地震更是频繁得令人心寒。据美国地质测量局指出,1999年发生的大地震,次数确实比平常的要多,丧生人数比年均数目高出一倍。

1999年,最严重的大地震发生在台湾。台湾的位置刚好在地壳两大主要大陆板块的接合处。台湾地底下已知断层共有51个。因此,台湾平均每年录得约15000次地震实在不足为奇。由于大部分只属微震,所以不易为人察觉罢了。

1999年9月21日可就不同了。当天凌晨1时47分,台湾发生了一次被前总统李登辉称为“台湾本世纪最严重的地震”。这次地震历时30秒,强度为里克特制7.6级。 *由于震源离地面只有一公里深,地震的威力异常惊人。“一阵猛烈的晃动把我从睡梦中惊醒,”家住震央附近的刘秀霞说,“家里的家具东倒西歪,连吊灯也掉到地上,由于大门被杂物和玻璃碎片轧住,我无法走出去。”被地震威力抛下床去的黄淑红要应付的是另一种情势,她说:“由于电力中断,到处都漆黑一片。我踉跄走到街上,跟邻居一起在路旁度过那个晚上。地震好像一直没有停过。”

救援行动展开

到了天亮,人们才看出灾情有多惨重。估计全国至少有12000幢建筑物在地震中倒塌,有的是平房,有的是多层住宅大厦。地震的消息一经传开,来自23个国家的救援专家纷纷到达,跟当地义务工作人员合力参与救援行动。当时仍有不少人被困瓦砾。

对于搜索生还者,最初的72小时是最关键的时刻。然而,这一次,救援人员却有意想不到的惊喜。例如,一个六岁男孩被困87小时后安全获救。在台北市,当工作人员用起重机把一幢十二层高的住宅楼宇瓦砾清除时,一个青年竟安然无恙走出来。他和他的哥哥被困逾五天,竟然奇迹地生还!

可惜,并非人人都能及时获救,救援人员也难免有伤感的时刻。例如,一个队长哀叹说:“八个小时之前,我们还听见一个小孩在哭。不过,后来哭声却停住了。”据报是次地震造成逾2300人死亡,8500多人受伤。

处理善后问题

有关当局全力以赴,为求安顿那些无家可归的灾民。起初,有些灾民犹疑不愿回到室内暂住。这是可以理解的,光在地震后十天内,当局共录得一万多次的余震!其中一次强度更高达里克特制6.8级,令一些本来已摇摇欲坠的建筑物终于不支塌下来。

然而,救援工作并没有松懈下来。不少非官方团体,包括一些外国救援队伍,如佛教团体慈济以及消防员,均献出自己的时间和技能去协助救灾工作。耶和华见证人也义不容辞,尽力救灾。为了贯彻圣经在加拉太书6:10的精神,他们的两大目标是:(1)救济援助信徒同工,以及(2)对所有人行善,包括跟他们持不同信仰的人。

地震后第一天之内,耶和华见证人已用货车把食物、食水、帐篷用品以及户外煮食设备送到灾区。由于通讯系统全部失灵,受影响地区内六群会众的长老合力分头去联系耶和华见证人同工和他们的家人,圣经学生和感兴趣人士。他们建议失去家园的耶和华见证人集中在同区的临时帐篷暂住,方便照应及保持联系。周游监督和台湾分社委员会的成员则前往探望各群小组和会众,给予弟兄所需的鼓励。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修建受损毁的住宅楼房和王国聚会所。各群会众首先把需要修建的物业名单开列出来。然后在地区建筑委员会的统筹下,把志愿工作人员派到各自的岗位。地震后不到一个月,有关修建工程均顺利完成。

另一方面,耶和华见证人乐意向非信徒的邻居伸出援助之手。举例说,耶和华见证人到医院及临时帐篷去探望和慰问灾民,把《儆醒!》1996年6月22日刊,题为“帮助孩子应付自然灾害”一文的影印本分发出去。不少人为此表示感激,并迫不及待开始阅读这些资料。后来公路解封,陆续通车,耶和华见证人就把救援物资运送到灾情严重的偏远山区去。

研读圣经的人知道,圣经早已预告在这个事物制度的最后日子,“一处接一处会有……地震”。(马太福音24:7)然而,圣经同时提出保证,不久在上帝的王国治下,人类将会安享太平,永远无需再为天灾而忧心。届时,地球将会成为真正的乐园家乡。——以赛亚书65:17,21,23;路加福音23:43

[脚注]

^ 6段 1999年8月土耳其发生7.4级的大地震,死亡人数比台湾那次地震还要高六倍。

[第26页的图片]

耶和华见证人在临时帐篷内如常举行聚会

[第27页的图片]

地震令不少公路损毁严重

[鸣谢]

San Hong R-C Picture Company

[第25页的图片鸣谢]

San Hong R-C Picture Company

[第27页的图片鸣谢]

Seismogram on pages 2, 25-7: Figure courtesy of the Berkeley Seismological Labora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