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跳到目录

洗礼堂——默默见证往日的浸礼

洗礼堂——默默见证往日的浸礼

洗礼堂——默默见证往日的浸礼

《警醒!》法国撰稿员来稿

2001年,法国一份报纸的头条写着:“大教堂举行全身浸礼”。可是,文章旁边的图片却显示,一个新归信的天主教徒站在大大的洗礼池中,水深至膝,而一个主教则把水倒在他头上。这样的洗礼方式,在世界各地的天主教会都屡见不鲜,因为自从第二次梵蒂冈会议以后,教会就趋向于举行半身浸礼,只让新信徒的一部分身体浸在水中。另外,大部分天主教徒还是婴孩时就被人洒水在额上,表示他们领了洗。那么我们很想知道,到底哪种浸礼才是跟施浸者约翰及耶稣门徒所施的浸礼一致呢?今天,基督徒的浸礼应该采取什么形式?看看洗礼堂的历史,就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答案。 *

浸礼的起源及含义

最初,基督徒受浸时,要全身浸入水中。从腓利为埃塞俄比亚宦官施浸的圣经记载,可以看出受浸的人要浸没在水里。埃塞俄比亚宦官知道基督是谁后,看见一潭水,就说:“还有什么阻止我受浸呢?”(使徒行传8:26-39)这段经文里,“受浸(immersed)”一词的希腊语字根是ba·ptiʹzo,意思是“投入”、“浸没”,指完全 浸入水中,而英语的“施行浸礼(baptize)”就源于这个词。在圣经中,浸礼也被比作葬礼,正好证明受浸的人要完全浸入水中。(罗马书6:4;歌罗西书2:12

基督教成立后的最初几个世纪,浸礼在河流、大海甚至家中的浴室里举行;只要哪里有水可以将人完全浸没,哪里就可以举行浸礼。然而,随着归信基督教的人日益增多,洗礼堂也在罗马帝国境内陆续兴建起来,从达尔马提亚到巴勒斯坦,从希腊到埃及,很多地方都建了洗礼堂。在叙利亚幼发拉底河岸挖掘出来的洗礼堂,可上溯至公元230年,是迄今最古老的洗礼堂之一。

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正式采纳了有名无实的基督教,结果千千万万的人成了“基督徒”,需要领洗,于是教会就到处兴建洗礼堂。到公元6世纪,单是罗马就建了大约25间洗礼堂,罗马圣约翰·拉特兰大教堂内,就有一间这样的洗礼堂。在高卢每个教区很可能都有自己的洗礼堂。一本书说,高卢大约有150间洗礼堂。另外,在高卢的乡间小教堂、墓地或修道院附近,也可能建了许多洗礼堂。

建筑风格及供水系统

洗礼堂通常是圆形或多边形的建筑;有的是独立建筑,特地为洗礼而建的,有的却跟教堂相连。挖掘工作显示,这些建筑的体积不大(通常面积不到200平方米),但装饰得极为华丽,有柱廊、大理石、马赛克图画和壁画,壁画有时还以圣经故事为题材。有些洗礼堂,比如在科西嘉岛上的马里亚纳洗礼堂,甚至在洗礼池上装有织锦华盖。洗礼池的形状也有很多种,有四方形、圆形、六角形、椭圆形、十字形和八角形。从它们的宽度和深度可以看出,早期的洗礼池显然是为成人设计的。通常,这些洗礼池至少可以容纳两个人。位于法国中部以东的里昂,有个洗礼池宽达3.25米。许多洗礼池都有台阶,通常是七级,让人可以走到水中。

设计师也很关心供水的问题。许多洗礼堂都建在天然小溪的附近,或将荒废的温泉浴池改建,比如法国南部城市尼斯的洗礼堂就是温泉浴池改建的。洗礼池通常也设有水管,用来注水和排水。有些地方,人们要到附近的雨水蓄水池打水,来注满洗礼池。

圣约翰洗礼堂位于法国西部的普瓦捷城,建于公元350年左右,是公元4世纪“基督教”洗礼堂的代表作。洗礼堂的主要建筑是长方形的,四周加建了几个建筑,主要建筑内有一个大的洗礼池,是八角形的,有三级台阶。池深达1.41米,最宽处有2.15米。普瓦捷城的引水道把附近的溪水引进城中,也引进洗礼池。

全身还是半身的浸礼?

在洗礼堂举行的浸礼是否全身浸入水中呢?有些天主教历史学家认为不是,他们声称天主教会早已认为,在额上洒水(或倒水)的半身浸礼仪式是可行的。他们还说,许多洗礼池最多只有1米深,成年人是无法全身浸没在水中的。一本天主教百科全书说在普瓦捷,“神父就算走下三级台阶也不会把脚弄湿。”

可是,甚至较后期的艺术品都显示,浸礼通常都是全身浸礼;受浸的人站在水中,水深及胸或甚至颈部。(看上图)如果一个中等身材的成人站在洗礼池中,水只深及腰,他可以接受全身浸礼吗?一本参考书说,只要暂时堵住排水口,那么领洗的人只要跪着或蹲着在池里就能全身浸入水中。 *皮埃尔·茹恩莱是巴黎天主教礼仪学教授,他指出,领洗的人“站在水深及腰的水里,神父或执事只需把手按在他头上,要他弯着身子,就能使他全身浸没在水中”。

洗礼池渐渐缩小

后来,使徒时代的简单浸礼逐渐演变成为繁琐复杂的洗礼仪式,包括有特别的服装、指定的动作、驱邪的祷告,还有,祝福洗圣水,背诵信条和擦圣油。而且,半身浸礼继续传到其他地方。洗礼池也缩小了,有的宽度和深度改了后,只有原先的一半,有的甚至还不到一半。比如在法国南部的卡泽尔,原先1.13米深的洗礼池,到6世纪时就变成只有0.48米深了。后来大约12世纪时,罗马天主教废除了半身浸礼,转而采用在额上洒水的仪式。法国一位学者皮埃尔·肖尼说,“在气候严寒的国家,婴儿洗礼越来越普及,可是,把领洗的婴孩放进冰冷刺骨的水中,是不可能的”,于是洗礼仪式就改为只在额上洒水而已。

这些改变使洗礼的设施变得越来越小。历史学家弗雷德里克·比勒曾研究浸礼的历史,他在论文中说:“考古学、历史文献和艺术作品都显示,总体来说,基督教在最初几个世纪时举行成人全身浸礼,后来也举行了成人半身浸礼和孩童全身浸礼,最后又举行婴儿额上洒水的洗礼。”

今天,成人的半身浸礼似乎再次流行起来,而现代的洗礼堂比以前的更大。现代天主教会比以前更提倡全身浸礼,比勒称之为对全身浸礼的旧情怀。可是,值得注意的是,圣经自始至终都清楚表明,基督徒接受水浸礼时要全身浸入水中,这才是正确的。

[脚注]

^ 3段 “洗礼堂”是进行洗礼仪式的地方,通常位于教堂内或与教堂相邻。

^ 14段 现代,许多耶和华见证人都是在游泳池甚至浴缸里接受全身浸礼。

[第13页的图片]

法国普瓦捷的圣约翰洗礼堂

[第13页的图片]

位于法国科西嘉岛,公元5世纪马里亚纳洗礼堂的模型

[鸣谢]

© J.-B. Héron pour “Le Monde de la Bible”/ 模型:J. Guyon and J.-F. Reynaud, after G. Moracchini-Mazel

[第14页的图片]

关于基督受浸的艺术品

耶稣浸在约旦河中,水深及胸,天使拿毛巾帮他擦干——公元9世纪

[鸣谢]

Cristal de roche carolingien - Le baptême du Christ © Musée des Antiquités, Rouen, France/Yohann Deslandes

耶稣在约旦河中,水深及颈。左边有两个天使拿着毛巾准备帮他擦干——公元12世纪

[鸣谢]

© Musée d’Unterlinden – F 68000 COLMAR/Photo O. Zimmerm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