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橄欖山

橄欖山

(Olives,Mount of)

位於耶路撒冷東邊的一連串圓形石灰石山岡,距離耶路撒冷「有一安息日可走的路程」,城跟山岡之間隔著汲淪溪谷。(結11:23;亞14:4;徒1:12)這些山岡包括三座主峰。最高最靠北的是斯科普斯山峰,高度約820米(2700英尺),超過耶路撒冷的平均海拔。最靠南的是稱為冒犯山或敗壞山的山峰,高度約為740米(2430英尺)。中間的山峰對著聖殿山,最高處約為812米(2664英尺),聖經所提到的橄欖山一般就是指這座山峰。古時這些山岡上長滿棕櫚樹、香桃木、油樹和橄欖樹,橄欖樹尤其多。(尼8:15)山岡就是因橄欖樹而得名的。不過,公元70年,羅馬軍隊圍困耶路撒冷期間,把橄欖山上的樹都砍光了。(《猶太戰記》第5卷523節[12章4段])

地圖:橄欖山

聖經記述的一些著名歷史事件跟橄欖山有關。大衛王的兒子押沙龍反叛大衛,大衛就逃走。他光著腳登橄欖山,邊走邊哭。(撒下15:14,30,32)所羅門王在「敗壞山的右邊[南邊]」建造丘壇,在那裡崇拜偶像,但後來約西亞王把那些丘壇毀壞,不讓人用來崇拜。(王上11:7;王下23:13Rbi8 腳注)公元1世紀,耶穌基督經常在客西馬尼園跟門徒會面,客西馬尼園位於橄欖山上或附近。(太26:30,36;約18:1,2)耶穌和門徒在耶路撒冷逗留的時候,通常去橄欖山東面山坡的伯大尼過夜,無疑住在馬大、馬利亞和拉撒路的家。(太21:17;可11:11;路21:37;約11:1)耶穌看來從伯大尼附近的伯法其騎上一頭驢駒,翻過橄欖山,凱旋般進入耶路撒冷。(太21:1,2;可11:1;路19:29)耶穌在橄欖山上對門徒說明他臨在時會有什麼徵象。(太24:3;可13:3)最後,耶穌死而復活後,從橄欖山升上天去。(徒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