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報告
環球報告
努力建造,好容納大群人
1935年,耶和華見證人從聖經獲悉,上帝定意要在現今這個事物制度招聚一大群人,好讓他們在地上的樂園裡永遠事奉耶和華。(啟示錄7:9,10)在那一年,夏威夷的弟兄姊妹首次把他們的一個聚會地方稱為王國聚會所。現在,世界各地有數以千計的王國聚會所都座無虛席;許多人都衷誠接受聖經裡令人振奮的應許,同意謹守上帝所定的正義標準。
在全球各地,有數以百萬計的人經常出席聚會。每年也有數十萬人受浸。因此,我們實在需要更多聚會所。據1998年的調查顯示,在40個發展中國家裡,急需興建八千多個聚會所。為了滿足這個需要,去年我們作了什麼努力呢?
社方在南非、澳大利亞和德國這些重要地點成立了王國聚會所統籌辦事處。多位工程監督在這些指揮中心著手統籌東西非、亞太地區和東歐等地的王國聚會所建築工程。到目前為止,有77個國際僕人正在非洲21個國家,東歐7個國家和亞太區4個國家參與這份工作。他們在拉丁美洲的兩個國家協助建築。只要是可能,社方會設立全時的
王國聚會所建築小組。在可行範圍內,社方會運用當地的建築方法和材料落實工程,也鼓勵當地的弟兄參與。可是,建築工程在最初階段可能由一兩個國際僕人主持其事,使整個建築小組獲得所需的訓練。有些地區急需聚會的地方,但礙於經濟困難,當地的弟兄根本沒有錢購買建築材料。在這種情況下,國際弟兄團體也會盡力提供所需的援助。加納 的弟兄受到幫助,令王國聚會所的建築工程變得更精簡。結果他們在去年興建了13個王國聚會所,但近年來平均每年興建的聚會所數目只是4個而已。憑著國際弟兄團體的援助,布隆迪 僅在數月內就有11個王國聚會所落成。在布隆迪的基特加,王國聚會所坐落在一座小山上,而且是這座山上的第一幢建築物。按照當地的習俗,現在很多居民把這座山稱為耶和華之山。
利比里亞 傳道員的數目在1998年增加了百分之40,1999年增加了百分之19。當地多年來一直發生內戰,大部分會眾都急需王國聚會所。可是,大部分弟兄都面對嚴重的經濟難題,有不少人失業。但其他國家的弟兄樂於在經濟上幫助他們,使他們得以興建所需的王國聚會所。利比里亞的弟兄姊妹對此感激萬分!他們也衷心感謝五個國際僕人前來協助他們組織建築工程。
尼日利亞 需要另外一千八百多個王國聚會所。在尼日利亞的阿貝奧庫塔,當地參與建築工程的見證人所表現的團結精神和勤奮的工作態度,打動了附近一個教會的領袖。她自願協助建築。現在,她在自己有分建築的王國聚會所裡跟會眾的信徒同工一起事奉耶和華。多哥 的弟兄打算
在一個村莊裡興建聚會所,但受到猛烈反對,結果只好改在另一個地方興建。工程落成之後,反對者看見弟兄所建的聚會所竟然這麼美觀,於是問弟兄們可否在原本的地點另建一所。斯里蘭卡 的各會眾一向在私人家裡、以椰子葉為屋頂的小棚裡面和後院的雨篷下舉行聚會。現在他們能夠在一些較合適和莊嚴的地方崇拜耶和華了!這的確叫他們感激不已。斯里蘭卡現在有13個王國聚會所正在興建中。另外有20個聚會所仍在計劃階段。社方打算在未來5年另外興建50個聚會所。
會眾有了合適的聚會所,其他人就會更樂意前來聆聽耶和華的教誨而得益。因此,一個寬敞的新聚會所在祕魯 利馬市的郊區落成之後,三群共用這個聚會所的會眾,出席聚會的人數也隨之大增。一年之內,總共有75個新的傳道員參與外勤服務。
較大的城市通常有許多群會眾,弟兄們於是善用土地,興建一些設有超過一個聚會所的建築物。在5月29,30日這個週末,羅馬尼亞 有三幢這樣的綜合王國聚會所舉行呈獻禮。其中一幢在克盧日-納波卡,其中設有4個王國聚會所;另一幢則有兩個聚會所。特爾古穆列什的王國聚會所在第二天舉行呈獻禮。這所綜合大樓設有7個王國聚會所。
興建大會堂
很多國家正在興建大會堂,供舉行大會之用。在過去一年,愛沙尼亞 有兩幢王國聚會所兼大會堂的綜合大樓舉行呈獻禮。每幢綜合大樓設有三個聚會所,合起來則可以
充作大會堂。波蘭 在本服務年度的一件大事是,有三個大會堂在同一個週末舉行呈獻禮。西奧多·傑拉斯和丹尼爾·薛力克這兩位治理機構成員出席這次盛會,並在每個大會堂發表振奮人心的演講。弟兄在索斯諾維茨城興建了一幢有6400個座位的大會堂。這是三個大會堂中最大的一個。在7月份,有5個區務大會在這個大會堂裡舉行。美國 現在有98萬零419個王國傳道員。去年有4個大會堂舉行呈獻禮,令大會堂的總數增至40個。巴西 有52萬8034個傳道員,去年該國第17個大會堂舉行了呈獻禮。這座距離聖保羅大約一小時車程的大樓由兩個大會堂組成,共有一萬個座位。在尼日利亞,去年再有兩個四面通風式的大會堂舉行呈獻禮。奧塔的大會堂可容納一萬人,伊巴丹的則可容納五千人。
為了支持普世的聖經教育計劃,社方也提供了其他設施。
守望台教育中心
1986年,社方開始辦理初步的必需法律手續,準備興建位於美國 紐約州帕特森的守望台教育中心。現在這個中心總共擁有28幢建築物。1989年,建築工程終於得以開始。到1994年,跟耶和華見證人的教育工作有關的若干辦事處開始遷進這些建築物辦公。1995年,基列學校也遷到這裡。另外,為分社委員會成員和周遊監督而設的訓練班也在這裡舉辦。1999年,呈獻禮終於舉行。(《守望台》1999年11月15日刊載有關於這個呈獻禮的報導。)每年有盈千累萬的見證人和感興趣人士參觀教育中心的設施。弟兄姊妹看見自己的自願捐獻達成了這麼輝煌的成果,都感到十分
欣喜。守望台教育中心得以落成,實在有賴弟兄姊妹所作的共同努力;當然,最重要的是靠耶和華的祝福。需要擴充分社設施
在很多國家,耶和華的讚美者數目不斷增加;這些國家需要興建新的分社辦事處。這些分社辦事處和社方的世界總部有很多伯特利家庭成員在其中服務,他們都屬於特殊全時僕人團。
玻利維亞:由於玻利維亞的神治活動擴展迅速,社方在聖克魯斯興建了新的分社設施。1999年3月20日,當地的新分社舉行呈獻禮。舊的分社辦事處在1968年舉行呈獻禮時,玻利維亞只有714個傳道員。1999年,玻利維亞王國宣揚者的數目創下了1萬5388人的新紀錄。受難紀念聚會則有5萬3312人出席。
新分社辦事處位於玻利維亞的熱帶低地。整個辦事處都是由當地的工人建成,其中大部分工作由見證人志願擔任。他們在建築方面適量採用當地的材料。雖然沒有空氣調節,但特別的設計令屋內的溫度能夠經常保持適中。分社辦事處的設計也跟四周林木蔥鬱的環境配合得天衣無縫。新的分社設施和玻利維亞第一個大會堂在治理機構成員格里特·勒施弟兄到訪時舉行呈獻禮。有幾千人興高采烈地出席這個盛會,其中包括許多玻利維亞見證人、來自11個國家的訪者,以及過去54年來曾在玻利維亞服務的海外傳道員。
莫桑比克:「耶和華本為大!……該受大讚美。」(詩篇48:1)莫桑比克的耶和華見證人最喜歡這句話。1998年12月19日,新分社設施在印度洋附近的馬普托舉行呈獻禮, 與會者時常聽見出席的弟兄姊妹說這句話。僅在幾年前,擁有一座新分社辦事處看來是不可能的事。在莫桑比克,耶和華見證人有20多年的時間受政府禁制,禁令在1991年才解除。當時傳道員的數目只有6000人左右。到1998年底,傳道員的數目達到了2萬9514人的高峰。他們的確需要有新的分社設施。
大部分莫桑比克弟兄都沒有建築經驗。那麼,他們怎樣興建分社呢?很多國際僕人和志願工作人員紛紛前來協助建築。他們也在工程進行期間訓練當地的見證人。分社舉行呈獻禮時,有來自15個國家的訪者出席。在26公里外的馬托拉,莫桑比克首個大會堂也在同一個週末舉行呈獻禮。耶和華的確偉大絕倫!如果沒有上帝的仁愛照顧,他在莫桑比克的僕人就不可能目睹這樁歷史性的大事發生了。
新喀里多尼亞:1998年10月24日,新分社辦事處和大會堂一起舉行呈獻禮。分社的新設施比原本的分社大差不多兩倍。分社設有三組翻譯人員,照顧新喀里多尼亞和其他附屬地區的需要。
呈獻禮的節目多姿多彩,充滿了歡樂的氣氛。在節目的一部分,弟兄運用視聽系統播放建築工程的花絮。新喀里多尼亞的耶和華見證人覺得很榮幸,有治理機構的成員勞埃德·巴雷弟兄在呈獻禮發表演講。
塞內加爾:1951年,第一個耶和華見證人抵達塞內加爾。自那時起,社方作了很大努力,盡量使分社地區內的數百萬居民有機會聽見王國的信息。曾有194個海外傳道員,來自18個不同的國家,到這裡服務。他們幫助了數以百計的人跟他們一起事奉耶和華。在這個地區,超過百分之90的居民都不是基督徒。
新分社坐落在達喀爾市郊的阿爾馬迪角,所用的建築方法對當地大部分人來說都很陌生。當起重機把預先造好的巨型鑲板吊到適當位置時,所有在場觀看的人都拍手喝彩。在工程進行期間,事事都井然有序、十分精確。1999年6月19日,呈獻禮在這個位於非洲最西面的地點舉行。在呈獻禮結束前,所有與會者都衷心唱出:「我們感謝你,耶和華!」
非洲
耶和華見證人在非洲的早期歷史要追溯到19世紀80年代初。到20世紀20年代,見證人已在非洲大陸廣泛展開公開傳道工作。在過去一年,非洲各地共有83萬多個見證人,努力向人傳講「上帝威嚴偉大的事」。——使徒行傳2:11。
令人鼓舞的是,很多年輕人都以學校為傳道地區。莫桑比克 一個名叫多爾卡絲的年輕姊妹立下目標,要跟學校裡的校長、所有老師和同學作見證。現在,她主持八個聖經研究,當中六個已經常參加聚會。她另外有三個聖經學生受了浸,然後成為正規先驅。在不同時候,多爾卡絲的四個老師曾接受她的邀請,出席會眾的聚會。多爾卡絲的父親現正跟其中一個老師研讀聖經。五年前,多爾卡絲轉到另一所學校念書,她在那裡開始向另一個老師作見證。後來,多爾卡絲鍥而不舍的精神終於感動了這個老師,於是同意跟她一起研究聖經,並希望一起參與純真崇拜。
自1995年以來,尼日利亞 的見證人對國內估計五百萬個失聰人士提供進一步的幫助。在一個區務大會裡,傳道員看見弟兄把演講翻譯成手語,許多聽覺正常的傳道員都
想學習用這種語言跟別人溝通。一年多後,共有來自61群會眾的216個傳道員和先驅學會了手語,能夠主持聖經研究及在聚會裡作傳譯。現在已經有八十多群會眾設有手語聚會,令失聰人士得益不淺。在象牙海岸,一個名叫弗洛倫斯的年輕女子決心成為修女。但她覺得很失望,因為她發覺教會的教士無法解釋某些道理,就推說這些道理是奧祕。令她更震驚的是,其中一個教士竟然屢次挑逗她。於是她毅然離開修道院。後來,布基納法索 的耶和華見證人在逐戶傳道時遇到這個女子。見證人運用《要求》冊子和《知識》書跟她討論,她進步得很快,不久就成為耶和華手下喜樂的僕人。
在本年度,剛果民主共和國飽受戰火蹂躪。當地的見證人有兩次被迫要渡河逃到中非共和國 去。班吉的見證人於是開放王國聚會所和一些家庭給有需要的見證人居住。在7月,二百多個弟兄姊妹,連同他們的家人和其他人,被迫逃到班吉去。大部分難民都擠在港口的空地上露宿,我們的弟兄卻在身體上和靈性上都得到適當照顧。當地的弟兄作出安排,在兩個王國聚會所以林加拉語舉行每週的五個聚會。當地一個官員留意到見證人所做的一切,禁不住說:「你們開放聚會所去收容這些可憐的難民,真是了不起。你們的善行實在值得稱讚。」另一個男子經過聚會所時,截住一個海外傳道員,對後者說:「你們這個團體的確言行一致。願主祝福你們的努力。」
數年前,加納 一個未受浸的傳道員需要入院留醫。她雖然身體不適,仍在醫院裡逐張床向病人作見證。有些病人很賞識她所說的話,有些病人卻不屑一顧。有一個女子雖然聽她說話,卻看來沒有什麼反應。若干年後,這個傳道員
成為特別先驅。有一次,她在加納出席「上帝的生命之道」區務大會,在會場裡看見一張熟悉的面孔。先驅姊妹問這個婦人:「你是怎會在這裡的?」婦人說:「耶和華實在很奇妙。我一直渴望能再次遇到你,向你道謝,因為你在醫院裡把王國真理的種子栽在我心裡。當時我病得很厲害,根本無法作出任何反應。當時你告訴我,在上帝的王國統治下,人會生活在樂園裡,到時『城內居民必不說:我病了』。我無法忘記你所說的這番話,心裡時常想著。我出院後立即找著耶和華見證人,他們教我認識更多真理。之後不久,我搬到另一個地方去。我再次找著見證人,請他們跟我繼續研讀聖經。我明天就會在這個大會受浸了。」兩個女子互相擁抱,高興到流下淚來。姊妹在醫院裡所作的見證,的確結出了優良的果實!在馬里,一個婦人由於行巫術,以致有13年的時間身體變成殘障。她只能用雙手和膝頭在地上爬行。後來,她開始跟耶和華見證人研讀聖經。見證人邀請這個婦人參加會眾的聚會。可是,這個婦人既然行動極不方便,姊妹對於她是否會應邀到王國聚會所參加聚會,也不抱什麼期望。但真理深深打動了這個婦人的心。令弟兄姊妹大感意外的是,他們竟然看見這個婦人在聚會所門外等待聚會開始。有個弟兄有私人汽車,聚會後把這個婦人送回家去。她繼續研究聖經,靈性不斷進步,對耶和華的信心日益增加,她得以逐漸擺脫邪靈的束縛。她的雙腿漸漸康復,六個月後竟能夠再次走路!現在,她已經受了浸成為耶和華的僕人。
在烏干達,一個正規先驅開始了一份新工作。上班第二天,他在午膳時用以下的方式跟一個同事攀談:「你好,
我發覺要知道所有同事的名字,實在不容易。」同事說:「不用擔心,你很快就會記得他們的名字。我叫威廉。」先驅答道:「謝謝你這麼體貼,主動介紹自己。但我留意到,要知道其他人的名字,是個世界性的難題。」威廉問:「你的話是什麼意思?」先驅繼續說:「要是有人問你,創造宇宙萬物的主宰叫什麼名字,你能夠立即回答嗎?」他們開始討論上帝的名字。次日,他們更一起研究聖經。威廉邀請先驅到他家裡跟家人討論。現在,這個家庭有五個成員已受浸成為見證人。舉行受難紀念聚會之前,先驅親自到每個辦公室,邀請同事出席這個重要的聚會。結果,他有40個同事出席,令他高興不已!多年來,非洲戰火連天,生靈塗炭。人們時常要離鄉背井,逃到別的地方去。可是,每逢耶和華見證人被迫逃亡,他們總是繼續向人宣揚好消息。在西非幾內亞比紹 的首都,有不少弟兄姊妹被迫逃到240公里外的布巴鎮去。當地只有一對見證人夫婦,所以連會眾也沒有。可是,來自首都的見證人到達後不久,就開始有聚會舉行,見證工作也迅速擴展。不久之後,有40人經常出席聚會,弟兄姊妹在當地主持70個聖經研究。
布隆迪 吉泰拉尼伊會眾的30個傳道員要長途跋涉,步行160公里到卡揚札參加環務大會。全程需時三天。踏自行車的弟兄姊妹會載別人走一段路程,然後折回,接另一些跟在後面步行的人走一段距離,然後再回頭接載另一批人。恩澤伊馬納·琴恩和整家人,包括妻子、岳母和七個孩子一起上路,其中一個孩子更患了小兒麻痺症,要撐著手杖步行。但他們都能走完整段旅程。所有弟兄姊妹歡天喜地,安全抵達大會會場。
美洲
在18世紀,聖經全書已經有英語、法語、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的譯本。這些語言在美洲廣泛受人運用。到19世紀後半期,一群傳道員(後來稱為耶和華見證人)著手推行聖經教育工作。1935年已經把聖經的真理傳到美洲差不多每個國家。現在,這些國家總共有276萬9625個熱心的見證人。
有些地方天氣十分嚴寒,但宣揚好消息的工作卻沒有因此停下來。阿拉斯加 北極會眾的一個長老告訴我們,甚至在攝氏零下37度的低溫下,傳道員仍照常從事逐戶傳道。即使氣溫低至攝氏零下48度,聚會仍如常舉行。要在這種惡劣環境下為耶和華服務,實在要有耐力才行。
在有些大城市地區裡,很多大廈為了防止罪案發生,都設有嚴密的保安措施,所以住戶很少會讓傳道員跟他們面對面談話。在阿根廷,一個傳道員在一座大廈用對話機向一個女子作見證。這個女子留心聆聽。於是傳道員約定在另一個時間繼續跟她討論。雖然傳道員回去探訪了她很多次,卻始終未能跟她見面。可是,她們的討論
饒有意義,傳道員還通過對話機把經文讀給對方聽。四個月後,這個女子終於邀請傳道員進她家裡,並且開始了一個聖經研究。傳道員表現堅忍不拔的精神,最後有了收穫。美國 有超過1萬7000所私人療養院,讓數以十萬計的老年人居住。我們可以怎樣把好消息傳給這些年長者呢?有些會眾在這方面卓有成效。他們主動跟療養院的康樂活動指導員聯絡,表示願意義務幫助療養院的老人研讀聖經,好滿足他們靈性上的需要。有一次,傳道員向療養院的負責人表示,他們會眾的志願服務人員很樂意每週舉行一個免費的聖經研究,所有願意聆聽的老人都可以出席。負責人欣然接受這個建議。舉行聖經討論時,療養院的職員、年長者的家人、訪客和志願工作人員時常會加入討論。療養院的康樂活動指導員寫道:「這個研讀小組給予我們的住客靈性上的支持,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他們很喜歡這樣的聖經研究安排。」指導員看出,聖經研究的安排能夠激發老年人的心智。一個老婦自從入住療養院以來,從沒有說過半句話,但她竟然開始在聖經研究班裡參與評論,令療養院的職員喜出望外。此外,一個老年男子在療養院從未參加過任何小組活動,卻很樂於參加聖經研究班。
智利 一個姊妹在墳場作見證,遇到一個婦人;這個婦人有個12歲的兒子,在一次意外中喪生。婦人十分傷心,每天兩次到墓前哀悼兒子。見證人於是告訴她復活的希望,並跟她開始了一個聖經研究。婦人向鄰居談及這件事;這個鄰人也失去一個年幼的兒子,而且也每天到兒子的墓前哀悼。她也開始研讀聖經。有一天,這個婦人的
母親來到墳場,請教士為她死去的孫兒舉行葬禮。但教士的態度十分無禮,於是她決定不再上教堂了;她轉而開始研讀聖經。現在,這三個婦人經常到墳場把自己新近獲得的希望告訴別人。即使你能力有限,你仍然願意讓耶和華任用你去幫助別人認識真理嗎?哥斯達黎加 一個海外傳道員就樂意這樣做。她的西班牙語還說得不很好。但她卻跟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安娜研讀聖經。海外傳道員用《上帝對我們有什麼要求?》這本冊子和聖經跟對方討論。安娜的視力很差,傳道員只好把課文和經文讀給她聽,然後讓她作答。有一個星期,安娜對海外傳道員姊妹說了以下一段話,令她很鼓舞:「即使我們不能完全明白對方說什麼,我也不在乎。我們所討論的資料,有很多都跟天主教會的主張不同。要是你對我作冗長的解釋,用詞和文法都無懈可擊,我反而很難相信你的話。但你直接從聖經把答案告訴我,並沒有加插許多多餘的說話,令我看出你所說的真正是聖經的主張。」
尼加拉瓜 的耶和華見證人作出格外努力,把某幾期的《儆醒!》分發給學校的老師。雜誌的其中一個專題是「年輕人的前景如何?」。顯然,這些文章對人有很大價值。在一個城市裡,雖然學校裡一個老師表示不贊成,校長卻主動邀請見證人在學校發表一個1小時30分鐘的專題演講。事後很多學生都索取聖經書刊。後來,原本表示不贊成的老師也希望見證人到她任教的學校發表同樣的演講。她是這所學校的校長。見證人不但應邀發表演講,更跟這個老師開始了一個聖經研究。現在,她想見證人每個月都到學校向學生發表演講。
歐亞大陸
歐亞大陸是把歐洲和亞洲合為一個大洲的稱呼。就在這片陸地上,耶和華首次向亞伯拉罕宣布好消息。(加拉太書3:8)耶穌基督也是在這裡奠下了傳福音活動的基礎,而這項工作一直延續到我們的日子。(馬太福音28:19,20)在歐亞大陸上大約八十個國家地區中,耶和華見證人熱心地向人傳講好消息。多年來守望台社一直以數百種語言印製聖經書刊。可是,為了向這地區裡的1億7000萬人作見證,自1995年以來,社方發行了另外36種語言的書刊,其中包括旁遮普語(波斯草書字體)、烏茲別克語、哈薩克語、塔吉克語、阿塞拜疆語和蒙古語等。
在1999年間,科索沃 爆發連串嚴重暴力衝突。有接近八十萬的阿爾巴尼亞裔人逃往鄰近各國,在當地成為難民。其中約有五十萬人逃到阿爾巴尼亞去,當中有14個是耶和華見證人,以及他們的8名子女。阿爾巴尼亞的見證人開放自己的家,幫助弟兄熬過這個極度困難的時期。隨著種族衝突越來越嚴重,來自科索沃的阿裔弟兄所最關注的事也越來越明顯。他們想肯定知道科索沃
的塞爾維亞族弟兄是安全的。與此同時,科索沃的塞族見證人則作出特別努力跟他們的阿裔弟兄取得聯絡,確保他們安然無事。這種愛心跟周圍彌漫著的種族仇恨形成了多麼強烈的對照!四個月之後,來自科索沃的阿裔弟兄切望返回自己的家鄉。他們渴望帶回家的並不是大量物質資財,而是一箱箱的聖經書刊,使他們可以向其他人宣揚上帝王國那予人安慰的信息。在比利時,一個見證人通過對話機跟一個婦人交談。這個婦人開門見山地說,當時她根本沒有心情談論宗教。姊妹於是建議在稍後才用電話跟她聯絡。幾天後,姊妹果然來電,使婦人大感意外。她告訴姊妹她將要搬家,並說她已請福利處幫她找房子。通過另一次電話後,她們就失去了聯絡。於是,見證人決定寫一封信給這個婦人;她把信寄到福利處去。福利處人員把信件放在婦人的檔案內。幾星期後,婦人終於收到了見證人的信,她們於是得以恢復聯絡。剛好在那個時候,《王國傳道月報》說:「我們只要齊心一意為建立聖經研究而努力,並祈求耶和華祝福我們,就必定能夠找著新的聖經研究!」姊妹向耶和華作過懇切的禱告之後,打電話給婦人,告訴後者她很想跟她研讀聖經。婦人答應了。現在,婦人跟丈夫已開始參加聚會,並且把她從聖經學得的美事告訴親戚朋友。
在馬來西亞 一個不常有人傳道的市鎮上,一個暫時特別先驅和她的同伴跟店鋪的員工攀談,當時正下著滂沱大雨。一個中學生在附近避雨,看見先驅們向店員介紹書刊,於是上前表示也想要一份。先驅向女學生解釋
免費的聖經研究安排,然後告訴學生她們下榻的地方。一個星期後,女學生打電話給先驅,原來她已讀完了她所接受的書刊,現在想要多幾本。她們於是開始了一個聖經討論。這個女孩非常喜愛閱讀,幾乎每次探訪後,她都索取更多書刊。有時,她會在深夜致電先驅,要書刊裡提及的出版物。由於先驅只在鎮上作短暫逗留,之後她們就用書信繼續研讀。兩個月內,女孩已經讀完整本《知識》書,還向同學和她在公共汽車上遇到的人傳道。她進步得很好,現在已是個未受浸的傳道員,而且渴望不久就符合受浸的資格。意大利 有個見證人結識了一個新鄰人。這個鄰人和家人從德國回來,因為意大利有家公司答應雇用她的丈夫。可是,最後她的丈夫並沒有獲得這份差事。於是他把家人留在意大利,自己再到外地找工作。她丈夫在外地的時候,見證人夫婦給婦人很大幫助,替她購物,送她兒子上學,不時邀請她和兒女吃飯,還給她所極需的精神支持。婦人問他們為什麼待她這麼好。她得到怎樣的答覆呢?「因為我們是耶和華見證人,我們愛鄰人。」婦人說她以往從沒有時間聽見證人說話,現在她卻產生了好奇心,想知道見證人到底相信什麼。見證人於是跟她經常研讀聖經,她也開始參加會眾的聚會。就在這時候,她丈夫從外地回來了。見證人鼓勵他一起研讀聖經;可是他當時心煩意亂,所以拒絕了。他再度面對失業的問題。後來,他們整家人遷往意大利另一個地區居住。見證人取得當地聚會所的地址,鼓勵婦人前往參加聚會。可是,由於膽怯的緣故,她並沒有去。不過,姊妹
還是每星期跟她通電話,保持她對耶和華的興趣。過了些日子,婦人遇到兩個見證人在街上向人傳道,她上前請求見證人跟她研讀聖經。她也開始參加聚會。這時,她丈夫找到了工作,他也請見證人跟他研讀聖經。現在,他們兩人都已獻身受浸,成為基督徒。他們兩名較大的子女也受了浸,第三個則是個未受浸的傳道員。盧森堡 有個先驅熱切渴望接觸地區裡的每一個人。她發覺地區裡有一所房子的百葉窗簾終日關上,屋內總是沒有人在家。有一天,先驅準備到學校接女兒放學,發覺有輛車停泊在這所老是「不在家」的房子前面。雖然當時並不是她平常出去傳道的時間,可是她不想錯失良機,於是上前按門鈴。出來應門的男子表示他對聖經興趣不大,但卻想認識耶穌基督多一點。先驅姊妹把《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物》留給他。她跟丈夫探訪這男子好幾次之後,正式的研讀才開始。最初,男子只同意每三個星期研讀一次,因為他的活動安排得很密。可是,他開始逐漸對生活有不同的看法。他意識到他需要花多點時間學習和遵行上帝的旨意。於是他放棄自己所熱愛的乒乓球運動;以前,這項運動每星期花去他四個晚上的時間。他一旦清楚明白基督徒必須在世事上嚴守中立,就毅然辭去優薪的工作,轉而接受一份薪酬少得多的差事。他對作出的改變有什麼感想呢?他說:「我很高興這樣做。畢竟,我真的很想遵照聖經的原則而生活。我在真理上繼續進步,排除萬難,成為未受浸的傳道員。五個月之後,我以水浸禮象徵自己獻身給耶和華。」他非常感激那位先驅姊妹鍥而不舍,徹底執行她的服事職務!
地上的各海島
耶和華邀請地上所有人,包括眾海島的居民,為他作王統治一事歡欣鼓舞。(詩篇97:1)早在公元33年的五旬節,克里特島上的居民已接獲這項邀請。在這20世紀,數以萬計的海島居民對邀請作出積極響應。在菲律賓,有13萬2496人響應呼籲,向人談論上帝榮耀的王權。在日本的各島嶼上,有22萬2857人參與這項喜樂的工作。即使在人口不多的海島上,人們也有機會聽到王國的好消息而歡欣鼓舞。
薩摩亞 有個年輕的先驅弟兄,待人仁慈體貼,結果得以幫助別人消除對耶和華見證人的偏見。他到當地一家醫院的門診所看病,醫護人員給他一個輪候號碼,然後叫他坐下等候。當護士叫到他的號碼時;他發覺坐在身旁有個老婦人,看來病得比其他人更厲害。於是,弟兄禮貌地問護士可否把自己的輪候號碼跟老婦人的對調,好讓她先看醫生,自己繼續等候。雖然護士對弟兄提出的要求有點意外,卻還是答應了。當再次輪到弟兄時,他村落的一位酋長也來看病,正好坐在他身旁。弟兄見這位酋長病得比自己厲害,於是把看醫生的權利給了酋長,讓他立時得到
診治。後來,弟兄在市場裡再次遇見那個老婦人。老婦人看見弟兄時非常高興,還問他是不是耶和華見證人。老婦人告訴弟兄,以往見證人上門探訪她,她總不願聆聽。不過,現在她確信見證人對鄰人真正懷有愛心。弟兄取得她的地址,不久就跟她建立了一個經常的聖經研究。那個村落酋長又怎樣?他向先驅弟兄的父親解釋,以往他對見證人毫不尊重,現在他歡迎他們到他家裡探訪。後來他出席當地舉行的受難紀念聚會,並且說:「我最初對你們全無好感,現在卻很喜歡你們。」設法在商業地區跟別人研讀聖經是可行的做法嗎?有時是可行的。塞浦路斯 有個特別先驅經常把雜誌帶給一名從商的男子。男子表示很賞識所讀到的文章,先驅就運用《要求》冊子向他示範聖經研究是怎樣進行的。於是他們就在那男子的辦公室裡開始研讀聖經。先驅考慮到學生的環境,所以每次討論只用大約10至15分鐘的時間。
在瓜德羅普,社方特別鼓勵傳道員從事街頭見證工作。在當地,傳道員跟人口的比率是1比55;既然這樣,還有需要在街頭作見證嗎?現在有越來越多人喜歡在家裡看衛星電視或有線電視。他們不在家裡的時候,請他們停下來聽聽好消息反而較為容易。一位環務監督報導,一群為數15人的傳道員在聖馬丁島做街頭見證。在大約兩小時內,他們分發了250本雜誌和不少單張。誠然,有些欣然接受書刊的人說自己很忙,沒有時間跟傳道員傾談。可是,環境的改變可能激發人的屬靈胃口,以至他所關心的事物也隨之改變。在萊阿比梅市就有一個這樣的人。她在父親死後有許多疑問渴望得到解答。現在,她幾乎每天都想跟見證人研讀聖經。她們最初研讀《要求》冊子,繼而運用
《知識》作進一步的討論。她還從《推理》搜集資料,把引錄的經文抄下來。她說她覺得自己「像以色列的君王為自己抄寫一份經書」。現在她清楚看出,雖然「所有自稱信奉基督的宗教都擁有聖經,但只有一個宗教團體把聖經的教訓付諸實行——那就是耶和華見證人」。初子是日本 的一個單親母親,要獨力照顧兩名子女。為了維持家計,她要做兩份工作。她怎樣有時間向人談論耶和華以及他對人類所定的仁愛旨意呢?初子騎自行車往返工作地方,每程需用20分鐘。她決定天天利用這段時間向人作見證。她跟每個遇到的人攀談——路過的人、在自動售賣機旁的顧客、送貨員、建築工人等等。由於生性害羞,起初她要作出很大努力才行。她想與其自己長篇大論說個不停,不如讓雜誌發言比較好。同時,她每次出去傳道之前,都向上帝作個禱告;這樣,她漸漸發覺跟別人交談變得容易多了。在過去兩年間,她一直以這個方式向人作見證。她每月平均分發200至300本雜誌,其中有不少是她通過在街上建立的雜誌路線分發出去的。
《耶和華見證人——這名字背後的組織》這部錄像帶是個有力的工具,幫助人對上帝所任用的組織養成賞識之心。在澳大利亞,有五年時間,一個婦人常常接受社方的雜誌和其他的出版物。後來有一個星期,見證人留下這部錄像帶給她觀看。見證人下次探訪時,婦人邀請傳道員進入屋內。婦人告訴傳道員,她觀看錄像帶的時候,感動得掉下淚來。她一向都信任探訪她的見證人,但現在她覺得見證人的組織同樣值得信任。就在當日,她們用《知識》開始了一個正式的聖經研究。下一個星期,她開始到王國聚會所參加聚會。
人們遇到難題,通常向什麼人請教呢?有時是報章或雜誌的專欄作家。新喀里多尼亞 有個先驅發現,一份世俗雜誌刊登了一個問題,是《儆醒!》曾詳細論述過的。她於是寄了一封信給雜誌出版社,要求轉交給提出詢問的讀者。她在信中向讀者指出,她就對方提出的問題,找到了一篇有關的文章。她接著寫出文章的主題,列出若干次標題,包括幾段經過挑選的引文,然後建議對方讀讀這篇文章。她很快就收到回覆。先驅把雜誌寄出,從而有機會提出進一步的屬靈協助。
愛爾蘭 的傳道員時常在地區內遇到來自非洲、東歐和亞洲的人。在貝爾法斯特有群會眾,安排了一個以普通話舉行的公眾演講及《守望台》研究班,有22個感興趣人士出席。這是一對海外傳道員夫婦努力從事善工所得來的成果。他們向在貝爾法斯特工作或就讀的華人傳道。自1993年以來,這對海外傳道員曾跟75個人研讀聖經,這些人來自中國的17個省份和台灣的多個城市。即使這些感興趣人士後來返回中國,傳道員仍跟他們保持聯絡。一對夫婦非常喜歡研讀聖經,後來妻子要返回中國,她顯得非常傷感,因為她以為在中國就再沒有機會研讀聖經了。可是,幾個星期後,丈夫收到妻子的來信。他興奮地告訴見證人,他妻子說有一天見證人登門造訪,可是她卻上班去了。見證人留下便條,說:「你在愛爾蘭的朋友請我們來探訪你。剛巧你不在,我們會遲些再來。」他們果然再來!另一對返回中國的夫婦來信寫道:「我們很想念你們。值得回念的事實在太多了,但我們要說,跟你們研讀聖經的確是最珍貴的經歷。現在聖經的教訓成了我們生活的重心。」
[第49頁的圖片]
(1)莫桑比克,(2)塞內加爾,(3)新喀里多尼亞,(4)玻利維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