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路易·布萊葉使盲人重拾光明

路易·布萊葉使盲人重拾光明

路易·布萊葉使盲人重拾光明

你可想過,能讀能寫是多麼可貴?有些人也許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不過,能讀能寫是學習的基本條件,人要是不能閱讀,就無法一探知識的巨大寶庫了。

多少年來,盲人都給文字世界拒諸門外,但在19世紀,一個誠懇的年輕人深明其苦,結果發展出一種讀寫方法,為自己和千百萬失明人士打開了機會之門。

化悲哀為希望

1809年,路易·布萊葉在法國距巴黎約40公里的庫普夫賴村出生。路易的爸爸西蒙-勒內·布萊葉以造馬具為生。小路易也許常常在爸爸的工場裡玩耍,但有一天,小路易卻樂極生悲——他把玩著一件鋒利的工具(可能是錐子),無意中刺傷了眼睛,康復無望之餘,另一隻眼睛沒多久也受到感染,結果當時才三歲的路易,從此就雙目失明了。

路易的爸媽和教區牧師雅克·帕呂沒有因而泄氣,還安排路易到本地的學校上課。路易天資聰穎,有幾年在班裡更名列前茅!可是,這種學習方式畢竟是為視力正常的人而設,盲人能吸收的到底有限,因此在1819年,路易就轉往巴黎國立盲童學校念書去了。

學校的創辦人瓦朗坦·阿維,是針對盲人需要,制定教育計劃,幫助他們閱讀的先鋒之一。當時的流行見解是,盲人是無法接受正式教育的,阿維一心要糾正這種錯誤看法。他早期曾在厚紙上壓出巨型凸字。這種製作方法雖然拙劣,卻為日後的發展打下根基。

阿維有個小書庫,裡面的書全都以巨型凸字製作。路易學會閱讀這些書,但他也意識到,這樣學習既緩慢,也欠實際。畢竟,字是給眼睛看,而不是用手指摸著讀的。幸好,有個人也看出盲人閱讀不容易,大約在這時候出現了。

靈機一動

1821年,路易·布萊葉剛滿12歲,已退休的法國炮火官查爾斯·巴爾比耶,到訪盲童學校。巴爾比耶向他們介紹一種通訊方法,是為了方便軍隊在夜間通訊而發展出來的。使用者憑觸覺閱讀,字母由凸出的點子代表,而凸點則排列成長方形,左右各有六點。這個概念,即以不同的凸點組合(點字)代替語音字母,在校內引起了熱烈反應。路易積極投入學習,甚至加以改良。不過,要使這個體系更易學管用,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路易在日記裡寫道:「我不能靠眼睛學習人和事、意念跟道理,就得找其他方法。」

接著兩年,路易刻苦鑽研,一心要把系統化繁為簡。最後,他發展出一套精簡方法:在每個「方」(六個凸點組成的單元)裡,只有六個凸出的點,即左三點、右三點。1824年,路易才15歲,已把這個六圓點組合編碼體系發展完全。沒多久,路易開始在校內任教,到了1829年,更正式發表這套獨特、以本人名字命名的通訊方法(盲人點字法,英語Braille,正是布萊葉的名字)。路易·布萊葉發明的盲人點字法曾經過些微改動,但大體上跟今天失明人士所用的還是一樣。

讓盲人點字通行全球

19世紀20年代末,第一本解釋布萊葉發明的盲人點字法的書出版了。不過,點字法沒有立刻受大眾接納,連布萊葉任教的學校,也是到了1854年,即布萊葉死後兩年,才正式加以採納。儘管這樣,這種絕妙的讀寫方法最後還是普及起來了。

有些機構曾出版點字讀物。1912年,人們還在規範英語世界的點字的時候,守望台社已開始印製點字書刊。今天,守望台社採用先進方法,每年印刷千百萬頁的點字書刊,以八種文字發行,在七十多個國家分發開去。對點字聖經書刊的需求日增,守望台社最近還把生產能力增加一倍,加以配合。

今天,數百萬視力受損的人能摸讀製作精美、簡易的點字書刊,得以接觸文字世界,全是約兩百年前一個年輕人努力的成果。

[第15頁的附欄或圖片]

如何摸讀點字

摸讀點字是由左往右,用單手或雙手摸讀均可。在「方」裡,凸出的點子共有63個組合形式,因此,差不多所有語言的全部字母和標點符號,都可以由某個組合形式來代表。有幾種語言採用簡化了的點字,某些組合形式代表一些常見的字母組合或甚至詞語。有些人摸讀點字的速度極快,每分鐘能摸讀詞語多達200個!

[圖片]

頭十個字母只用到上面兩行的點

代表頭十個字母的點字各增加左下方的一點,成了接著十個字母的點字

頭五個字母的點字各增加下方的兩點,成了最後五個字母的點字。「w」這字母不按此例,因為w是後來才加進法語點字表裡去的

[第14頁的圖片鳴謝]

Portrait: © Maison Natale de Louis Braille - Coupvray, France/Photo Jean-Claude 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