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有何值得一看?
博物館有何值得一看?
美國首都華盛頓是個遊客常到的地方。 *華盛頓到底有什麼吸引力呢?白宮是這裡一個主要的地標。這個位於賓夕法尼亞大道1600號的地標,是美國的總統府,每年有超過一百五十萬名遊客慕名而來。遊客可以在白宮一些特定的房間內自由進出,領略歷史上不同時期的室內設計風格。房間陳列著好些年深月久的瓷器和銀器,而用來布置房間的家具都是價值連城的古董。
國會大廈是華盛頓另一個著名的地標,也是這個三億人口大國的施政中心。你穿梭於迴廊房間參觀的時候,會看到美國昔日一些顯赫領袖的雕像。如果仔細看的話,你還會瞥見某些著名參議員或眾議員的雕像。不過,遊客來到華盛頓,不一定都對建築物感興趣。許多熱愛文化藝術的人,都對這個城市的博物館和美術館興趣更大。
華盛頓的博物館和美術館之多,難以道盡。除非待上一段時日,否則一天內要把它走完一遍實在不大可能。讓我們看看,如果在此地待個幾天能看到些什麼好東西。
博物館之最
在形形色色的博物館中,史密森尼博物館是必遊之地。為什麼呢?原來它不單只有一個博物館,而是由多個博物館和研究中心所組成的。在1.5公里長的國家廣場上,你一眼就可以認出它來。國家廣場大道寬闊翠綠,它一端是國會大廈,另一端是華盛頓紀念碑,要是你面向著那方尖形的紀念碑,國家廣場左方那棟紅色的砂岩建築,就是史密森尼博物館的主樓了。
來到史密森尼博物館,遊客最愛參觀什麼呢?在這個重視科學的年代,遊客會爭著去看的,就是國立航空航天館了。一本旅遊指南說,
這是「世上最多遊客參觀的博物館」。它憑什麼吸引遊客呢?原來這裡共有23個大型展廳,展出的物品都與緊張興奮的飛行歷史有關,不少展品更高高懸掛在天花板上。在偌大的飛行史展廳中,我們可以看到萊特在1903年駕駛過的「飛行家號」。想當年,萊特就在北卡羅來納州基蒂霍克駕著「飛行家號」飛進天空,寫下飛行史上重要的一頁。稍往前移,你還可看到查爾斯·林白的「聖路易精神號」。當年的林白,矢志成為第一個獨自駕駛飛機橫越大西洋的人,於是特別製造了「聖路易精神號」,用來參加1927年舉行的這個飛行比賽。當然,在有關飛行史的展覽品中,又怎能沒有開創現代歷史的太空船呢?還有那些從月球帶回來的岩石,也一併在這裡展出。鈔票能牽動你心嗎?
在國家廣場南面,距離華盛頓紀念碑不遠,有一座很吸引市民參觀的大樓。好奇的市民來到的時候,也許身上都已帶著這裡的產品了,不錯,那就是鈔票!而這裡正是美國聯邦鑄幣局。市民日常交易所用的紙幣,都是在這裡刻印的,要看看整個印鈔過程,你只要花40分鐘就可以了。每年在這裡生產的紙幣,金額高達1400億美元!你也許想問,印刷紙幣所用的紙張是國家機密嗎?一張鈔票流通的壽命有多長呢?有什麼程序能遏止印偽鈔的活動?種種問題,在參觀時都會一一為你解答。
美國聯邦鑄幣局隔鄰那棟特殊的建築物,就是美國大屠殺紀念館了。這座莊嚴肅穆的紀念館,自1993年開幕以來,吸引了世界各地不少遊客進場參觀。
獻給大屠殺犧牲者和生還者的博物館
大屠殺這個詞的希臘語,在聖經裡譯做全燒祭。(希伯來書10:6)但紀念館用這個詞來命名,具體所指的是「在1933至1945年間, 由納粹德國連同其盟國所發起的大屠殺,目的是要有計劃地迫害和最終消滅歐洲的猶太人」。猶太人固然是納粹德國主要的屠殺對象,但在他們那份死亡名單中,還有吉普賽的洛瑪和辛提兩個部族,傷殘的人、波蘭人、蘇聯戰俘、同性戀者、耶和華見證人和政治理念不同的人。
你跨進大門後最先感受到的,絕對不是什麼對客人的熱烈歡迎。納粹集中營設計的目的,本來就是要懾服人;來到博物館,你馬上就會感到不寒而慄。環顧四周,整個地方就像是由鋼鐵和磚塊打造而成的工廠,它高得非比尋常,令人望而生畏,也令人感到渺小。你從一樓的真相展覽廳抬頭一望,就會看到三樓頂上用鋼鐵和玻璃造成的天窗,透過天窗,你會看到怎麼樣的景象呢?正如博物館的官方冊子所描述,「那些景象全都扭曲變形,角度奇怪」。建築師刻意這樣做,是要遊客產生一種感覺,「事情被扭曲了」。
博物館共有五層,而開放給公眾參觀的,主要是第四層至第二層。由第四層出發往下走是最恰當的參觀路線。沒有導遊引領,你自己一邊走,一邊看,得用兩三個小時才可以參觀完。由於永久展覽廳展示的殺人流血場面逼真異常,有關方面認為不宜讓11歲以下的兒童參觀。但博物館的第一層有個展覽廳,叫做丹尼爾的故事,是從納粹德國一個兒童的觀點來看大屠殺這段史實,兒童可在那裡上一堂歷史課。
通往第四層的多部升降機,看起來就像是鋼製的箱子,讓人有一種冰冷、無情的感覺。故事就由這一層開始敘述,主題先是「納粹政權在1933至1939年間的暴行」。你會看到納粹政權怎樣開動宣傳機器,叫德國人民聽從指揮,以及如何製造恐怖氣氛,叫數以百萬計的歐洲猶太人活在恐懼中。第三層又是一個怎樣的場面?
第三層的主題令人感到有點不祥,它叫做「最後解決」——1940至1945年。旅遊指南說,遊客來到這裡,會看到「猶太人的住區、放逐的情景、奴隸勞工和集中營。此外,還有執行『最後解決』[消滅猶太人和其他少數民族]的行刑手段,例如隨軍派去的黨衛軍和死亡營」。
第二層的主題「最後一章」,隱隱透露出一點希望。「最後一章」的內容包括「拯救、抵抗、解放、回復原有生活」。在這層的另一邊,還有一個韋克斯納學習中心,耶和華見證人來到這裡,都會駐足一看。遊客只要在電腦終端機前按按鍵,就可以回顧耶和華見證人在納粹統治期間的一段歷史,了解一些見證人怎樣受苦、怎樣遭到殺害。
例如,你會看到海倫妮·戈特霍爾德的英勇事跡,她是德國多特蒙德人,有兩個孩子。由於她在納粹政權的禁止下,仍堅持參加基督徒聚會,最後在1944年12月被送上斷頭台。死於集中營和因信仰而殉道的人多的是,要是你想多看幾個例子,繼續按鍵就行了。
遊客來到了這一層,還可以參觀著名的生命之塔(也稱為臉面之塔)。由下往上看,塔高三層,收藏著數以百計埃希紹克猶太居民的照片。埃希紹克是立陶宛一個小城鎮,現時叫做埃希什凱斯。鎮上的猶太人住宅區,已有九百年歷史,一直安享太平,那些照片都是在1890至1941年間拍攝的。但在1941年,希特勒派黨衛軍來到鎮上,兩天之內,就把這裡的猶太人殺個精光!根據納粹的官方資料,共有3446個猶太人被殺,當中男性989人,女性1636人,兒童821人,納粹的行動果然非常徹底。
第二層還有一個紀念館。在紀念館的大理石牆壁上,刻有一些聖經經文,比如申命記30:19 和創世記4:9,10。耶和華見證人遭納粹迫害的證據,包括那個用來識別他們身份的紫色三角,也可在這裡看到。你參觀的時候,眼睛不妨睜大一點,看看它們在哪裡。博物館還有不少值得一遊的地方,例如第五層的那個巨型研究中心就不可錯過。
離開博物館走到街上,你會有如釋重負的感覺。現在就轉去看看華盛頓最新的博物館吧!這座博物館也跟屠殺有關,但歷史背景卻不一樣。
最具美洲特色的博物館
史密森尼博物館中最新的一座,是為紀念美洲原住民而建的。在歐洲人和非洲人抵達美洲之前,當地已有500多個土著部落居住。這座位於國家廣場的美洲印第安人博物館,鄰近航空航天館,於2004年9月21日開幕。博物館佔地2萬3000平方米,獨特的曲線形結構,使你一眼就能認出來。建築物的外牆鋪上產自明尼蘇達州的卡蘇塔石灰岩,形成層狀的外牆,彷彿風雕水砌而成。
這裡有什麼值得一看呢?這裡的五個主要展廳的展品,「是從美洲印第安人博物館80萬件有關人種學和考古學的收藏品中,選出的七千多件無價之寶」。(《卓見》,史密森尼
通訊雜誌)在展廳裡的收藏品有籃子、陶器和珠飾細工等。這些收藏品包括智利馬普切部族、秘魯克丘亞部族、美國拉科他部族和加拿大阿尼什納比部族的器物。南沙伊安族的首任館長理查德·韋斯特說,創館的目的,「是要修正人們的錯誤觀點,無論是否原住民,都可以對西半球原住民的文化和生活有新的了解」。參觀這個博物館的展覽品,需要大約兩小時,在我們的匆匆行程中,下一個要去的是什麼館呢?
古典至當代的藝術傑作
讓我們到對面的國家美術館看看。在這座1941年揭幕的宏偉藝術館裡,你可以一次看遍13至20世紀的藝術珍藏。如果你熱愛藝術,就要從早上開始參觀,事實上,有些時期或流派的收藏品,要花上好幾個小時才能一一欣賞完。幸好這裡設有不少座椅,讓人可以坐下來休息,慢慢欣賞。
由於得到天主教會贊助,13至15世紀期間的作品,大部分都取材於宗教。你會接觸到喬托的《聖母與聖嬰》和達文西的傑作。16世紀的收藏品中,有拉斐爾的《阿爾巴聖母》(1508年)、丁托列托、提香和其他人的作品。丁托列托的《加利利海上的基督》(約1575/1580年)對研究聖經的人來說很有吸引力,作品描繪基督的門徒乘坐一艘在怒海中航行的漁船。另一幅採用聖經題材的作品是格列柯的《基督潔淨聖殿》。在你鑑賞時,可以試著仔細比較他們不同的風格,要特別留意格列柯的作品,他的作品色彩強烈、人物表情生動。
17世紀的收藏品中,我們可以看到魯本斯和倫勃朗的傑作。研究聖經的人看到魯本斯在1615年左右的作品《但以理在獅子坑中》時,眼睛都會為之一亮。要留意,在畫中但以理感激上帝時的臉部表情,是多麼地平靜。現在讓我們跨越時空,來到19世紀的法國,跟印象派的大師打打招呼。
這裡所收藏的印象派作品是除了巴黎以外最齊全的了。如果你熱愛印象派藝術,但自己收藏的都是一些複製的印象派畫作,那麼當你親眼看到真跡時,一定會非常興奮!這裡有塞尚、馬奈、雷諾阿(雷諾瓦)、德加和莫內的名作,你仔細看看這些藝術大師的作品,他們的風格以及對光線的掌握實在令人嘆為觀止。館內也展出一些美國藝術家的作品,例如卡薩特(《海灘玩耍》)、惠斯勒(《白衣少女》),以及霍默(《微風》)。
還有一個地方值得一遊,那就是東座藝術館了。館內的藝術品,以及在庭院展出的一些大型雕塑,都是現代和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包括考爾德、穆爾等。你還會看到加泰羅尼亞藝術家米羅編織的一張壁毯。
國家美術館收藏品之多,只要體力容許,足以讓你留連忘返。當然,還有不少地方值得參觀,例如科科倫藝術館就藏有印象派莫內和雷諾阿(雷諾瓦)等歐洲和美洲藝術大師的作品。你還可以看到柯羅的作品,在這裡他的作品是除了法國以外收藏的最多最齊全的了。總之,你能參觀多少個藝廊,就看你有多少時間、多少體力囉!
當你跟華盛頓說再見的時候,你對藝術文化的品味一定會提高不少。也許你對法國作家德圖什的那句「批評容易創作難」會別有一番感受。這次華盛頓之旅,說不定會使你對自己國家的博物館及藝廊開始產生興趣。不妨去參觀一下吧!看看宗教和聖經對藝術的影響有多大!
[腳注]
^ 2段 首都華盛頓不受美國任何一州的管轄,它佔地177平方公里,屬於聯邦政府所有。為什麼那裡稱為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那是為了要跟3000公里以外的西岸華盛頓州分別開來。
[第14頁的圖片]
史密森尼博物館的主樓
[鳴謝]
Smithsonian photo by Eric Long
[第14,15頁的圖片]
國立航空航天館藏有1903年的「飛行家號」(右)和林白的「聖路易精神號」(下)
[第15頁的圖片]
聯邦鑄幣局吸引大批遊客
[第16頁的圖片]
生命之塔直通三層之上
[第16頁的圖片]
耶和華見證人在集中營穿過的囚服
[第17頁的圖片]
美國大屠殺紀念博物館
[第17頁的圖片]
海倫妮·戈特霍爾德
[鳴謝]
USHMM, courtesy of Martin Tillmans
[第18頁的圖片]
國立美洲印第安人博物館的獨特曲線形結構
[鳴謝]
Photo by Robert C. Lautman
[第18頁的圖片]
美洲印第安人現代藝術家吹製的玻璃瓶
[鳴謝]
Photo by Ernest Amoroso, © Smithsonian Institution/National Museum of the American Indian
[第18頁的圖片]
國家美術館展出霍默的《微風》
[鳴謝]
Winslow Homer, Breezing Up (A Fair Wind), Gift of the W. L. and May T. Mellon Foundation, Image © Board of Trustees,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Washington
[第15頁的圖片鳴謝]
上:背景: Smithsonian photo by Dane Penland; 飛機: © Mark Polott/Index Stock Imagery; 遊覽團: Photo by Carolyn Russo/NASM; 右下三張圖片: Courtesy of the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 Bureau of Engraving and Pri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