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謙遜——促進和平

謙遜——促進和平

謙遜——促進和平

要是人人都謙卑自抑,這個世界會是多麼美好。這樣,人就不會再吹毛求疵,家庭不再家無寧日,公司與公司不再明爭暗鬥,國與國也不再彼此敵視。你喜歡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嗎?

耶和華上帝的真正僕人正努力作妥準備,迎接上帝所應許的新世界。在新世界裡,人會把謙遜視為力量和美德,而不是懦弱的表現。(彼得後書3:13)事實上,上帝的僕人現在已開始培養謙遜的美德。為什麼呢?因為這是耶和華對他們的要求。上帝的先知彌迦寫道:「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上帝同行。」——彌迦書6:8

謙遜含有幾個不同層面的意思,例如不自負或不自高自大,不願誇耀自己的才能、成就和財富。據一本參考書說,謙遜也含有「留在限度之內」的意思。謙遜的人會循規蹈矩,不僭越狂妄。他們承認自己應該做和能夠做的事都有適當的限制。他也知道有些事是自己無權過問的。每個人都喜歡跟謙卑的人來往。英國詩人約瑟夫·艾迪生寫道:「沒有任何美德比真正的謙遜更可愛。」

對不完美的人來說,謙遜並不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特質。我們必須付出努力,才能養成這種美德。為了鼓勵我們,上帝的話語舉出若干事例,說明人能夠怎樣在不同方面表現謙遜的美德。

兩位謙遜的君王

大衛是耶和華手下忠心的僕人。他被膏立為未來以色列的君王時,只是個小伙子。後來他遭受很大的壓力,因為當時在位的國王掃羅想殺死他,以致大衛被迫要四處逃亡。——撒母耳記上16:1,11-13;19:9,10;26:2,3

即使在這些危急的情況下,大衛也知道他只能夠採取有限的步驟去保護自己。有一次在曠野裡,亞比篩有機會傷害正在熟睡的掃羅,但大衛卻不許他下手。大衛說:「我在耶和華面前,萬不敢伸手害耶和華的受膏者。」(撒母耳記上26:8-11)大衛知道自己無權奪取掃羅的王位。因此,他在這件事上表現謙遜的美德,沒有越權行事。同樣,上帝現代的僕人也知道,「在耶和華面前」,有些事是我們絕不能做的,即使生命受到威脅也不例外。——使徒行傳15:28,29;21:25

大衛王的兒子所羅門在年輕的日子也表現謙遜的美德,雖然方式跟大衛有點不同。所羅門登位之後,深感自己沒有能力負起君王的重任,於是禱告說:「耶和華——我的上帝啊,……你使僕人接續我父親大衛作王;但我是幼童,不知道應當怎樣出入。」所羅門顯然擔心自己缺乏才幹和經驗。當時他表現謙遜的精神,毫不自負或自高自大。所羅門求耶和華賜他辨識力,耶和華應允了他的請求。——列王紀上3:4-12

彌賽亞與他的前驅

所羅門王死後約一千年,施浸者約翰執行了一件意義重大的工作,為彌賽亞的來臨鋪路。約翰是受膏者的前驅,有幸應驗聖經的預言。約翰本可以誇耀自己所享的殊榮,也可以因為自己是彌賽亞的親屬而沾沾自喜。可是,他向其他人表示,自己連替耶穌解涼鞋的帶子也不配。耶穌前往約旦河受浸的時候,約翰說:「我才需要受你所浸呢,你反而到我這裡來嗎?」這充分表明約翰為人謙遜,絕不喜歡自吹自擂。——馬太福音3:14;瑪拉基書4:5,6;路加福音1:13-17;約翰福音1:26,27

耶穌受浸之後,隨即投入全時的傳道工作,把上帝王國的好消息宣揚開去。雖然耶穌是個完美的人,他卻謙遜地說:「我不能自作主張做任何事;……我不尋求自己的旨意,只尋求差我來的那位的旨意。」此外,耶穌絕不想受人尊榮,相反,他凡事都把榮耀歸給耶和華。(約翰福音5:30,41-44)他為人多麼謙卑自抑!

顯然,耶和華的忠僕——大衛、所羅門、施浸者約翰,甚至完美的人耶穌——都表現謙遜的精神。他們不自誇,也不自負或自高自大;他們從不越權行事。他們的謙遜榜樣無疑值得耶和華的現代僕人效法。可是,我們還有其他理由要培養謙遜的美德。

我們生活在人類歷史上一段動盪不安的時期。對真基督徒來說,謙遜的美德有很大價值。謙遜能夠使人跟耶和華上帝和人類同胞保持和好關係,同時也享有內心的安寧。

與耶和華上帝和好

耶和華為純真崇拜定下了適當的界限,我們必須留在這界限之內,才能跟耶和華保持和好關係。我們的始祖亞當夏娃就超越了上帝所定的限制。結果,他們成了第一對因為缺乏謙遜而失足的人。他們不但失去了耶和華的友誼,還喪失了家園,也斷送了自己的大好前途和生命。(創世記3:1-5,16-19)他們付出了多麼慘重的代價!

我們應該把亞當和夏娃的經歷視為鑑戒。純真崇拜為我們定下適當的限制,規定我們應該怎樣行事為人。例如,聖經指出,「無論是淫亂的、拜偶像的、通姦的、供人滿足變態慾望的男子、男和男同寢的、偷竊的、貪心的、醉酒的、咒罵的、敲詐的,一概不能繼承上帝的王國」。(哥林多前書6:9,10)耶和華明智地定下這些規限,是為了造益我們。我們小心留在這些規限之內,就是行事明智了。(以賽亞書48:17,18箴言11:2告訴我們:「謙遜人卻有智慧。」

要是一個宗教組織聲稱,即使我們無視上帝所定的規限,也可以跟他保持和好關係,那又怎樣呢?這個組織根本自欺欺人。其實,謙遜能夠幫助我們跟耶和華上帝培養親密的關係。

跟人類同胞和睦共處

謙遜的態度也可以幫助你跟別人和睦共處。例如,要是父母立下榜樣,有了生活所需就感覺知足,同時把屬靈的事放在生活上的首位,兒女就很可能會採納同樣的態度。小孩子即使未必總是得到想要的東西,他們也會較易感覺滿足。這可以幫助他們過簡樸的生活,整家人也可以享有較和睦的家庭生活。

持有監督職分的人尤其需要表現謙遜,不可濫用自己的權力。例如,聖經吩咐基督徒:「不要越出經書上所寫的話。」(哥林多前書4:6)會眾的長老意識到,他們不可以強要別人接受他們個人的喜好。相反,他們會根據上帝的話語,鼓勵人在行為、衣著或娛樂方面合乎中道。(提摩太後書3:14-17)會眾的分子看見長老小心留在聖經所定的規限之內,他們自然會尊重這些帶頭的弟兄。於是會眾裡就會瀰漫著和睦友愛的溫暖氣氛。

保持內心安寧

謙遜的人能夠享有內心的安寧。他們不會野心勃勃。然而,這並不是說謙遜的人沒有個人的目標。例如,他可能渴望享有更大的服務特權,但他會耐心等候上帝。無論他有什麼進步,他都會把功勞歸給耶和華,而不是視作自己個人的成就。這樣的態度會使謙遜的人更親近「和平的上帝」,耶和華。——腓立比書4:9

假設有時我們感到受別人忽視。你可能由於為人謙和而沒有受人注意。但這豈不是勝過自命不凡,老是設法使別人留意自己多麼了不起好得多嗎?謙遜的人不會好大喜功。所以,他們能夠享有內心的安寧,對自己的身心健康都大有好處。

培養和保持謙遜

亞當夏娃向自驕心屈膝,並且把這種缺點遺傳給子孫。什麼可以幫助我們避免重蹈人類始祖的覆轍呢?我們可以怎樣培養謙虛的美德?

首先,我們要清楚知道自己在宇宙的創造主耶和華面前居於什麼地位。意識到這件事對我們有很大幫助。我們有什麼成就可以跟耶和華的作為媲美呢?耶和華問他的忠僕約伯:「我立大地根基的時候,你在哪裡呢?你若有聰明,只管說吧!」(約伯記38:4)約伯無言以對。我們不也是才疏學淺,缺乏經驗嗎?我們承認自己能力有限,豈不是對我們有益嗎?

再者,聖經也告訴我們:「地和其中所充滿的,世界和住在其間的,都屬耶和華。」耶和華擁有「樹林中的百獸」和「千山上的牲畜」。因此,耶和華可以說:「銀子是我的,金子也是我的。」(詩篇24:1;50:10;哈該書2:8)我們所擁有的東西,有什麼可以跟耶和華擁有的相比呢?不錯,即使世上最富有的人,也沒有理由誇耀自己的家財!所以,我們聽從使徒保羅在靈示下向羅馬基督徒提出的勸告,實在是明智之舉:「我憑著所得的分外恩慈吩咐你們,各人衡量自己,不要衡量得過高。」——羅馬書12:3

身為上帝的僕人,我們都渴望培養謙遜的美德。因此,我們應該禱告求上帝賜給我們愛心、喜樂、和平、恆忍、仁慈、良善、信心、溫和、自制,這些由聖靈產生的果實。(路加福音11:13;加拉太書5:22,23)為什麼呢?因為這些特質可以幫助我們更容易表現謙遜。例如,對人類同胞懷有愛心,可以幫助我們克制自吹自擂或心高氣傲的傾向。表現自制,則可以令我們在做出僭越狂妄的事之前先停下來想想。

務要小心!我們需要時刻提高警覺,以免落入自命不凡的陷阱裡。甚至我們在較早時候提及的兩位君王,也未能時時保持謙遜。大衛王有一次行事魯莽,擅自在以色列進行人口普查。這件事違背了耶和華的旨意。所羅門王在晚年妄自尊大,竟然參與謬誤的崇拜。——撒母耳記下24:1-10;列王紀上11:1-13

只要這個不敬神的制度還未結束,我們就得時刻保持警覺,才能表現謙遜的精神。可是,我們所作的努力是絕對值得的。在上帝的新世界裡,人類社會會全由謙遜的人所組成。他們會視謙虛為力量的表現,而不是懦弱的象徵。屆時所有人和家庭都可以嘗到謙遜所帶來的福分,永享和平。這是個多麼美好的前景!

[第23頁的圖片]

耶穌虛懷若谷,謙遜地把所有功勞都歸於耶和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