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尋得真正的快樂
怎樣才能尋得真正的快樂
佛教領袖達賴喇嘛說:「我相信人生最終的意義是尋求快樂。」他接著解釋,他相信人只要給思想和心靈適當的教育或訓練,就能夠獲致快樂。他說:「思想是獲致全面快樂的基本要素。」因此,他堅稱相信上帝是不必要的。 *
耶穌的看法就截然不同。耶穌對上帝懷有堅強的信心。許多世紀以來,他的教訓曾對億萬人發揮重大影響。耶穌關注人類的快樂。他的著名演講「登山寶訓」就以九種福樂作為開場白。論到每種福樂,他都這樣說:「……的人快樂了。」(馬太福音5:1-12)在同一個演講裡,他教導聽眾要審察、煉淨、克制自己的內心和頭腦,以和平、純潔、仁愛的思想,取代強暴、不道德和自私的念頭。(馬太福音5:21,22,27,28;6:19-21)正如他的一個門徒後來勸勉我們,任何真實、要莊重對待、正義、貞潔、可喜愛、可稱道的事,有什麼美德,有什麼值得讚美的東西,我們都應當「繼續思念」。——腓立比書4:8。
耶穌清楚知道,真正的快樂牽涉到與別人的關係。我們人類與生俱來就喜歡群居,所以,我們要是孤立自己,或經常跟周遭的人發生衝突,就無法享有真正的快樂了。我們要學會愛人,同時感受到為人所愛,才會真正快樂。耶穌的教訓表明,我們與上帝的關係就是這種愛的基礎。在這件事上,耶穌的教訓尤其跟達賴喇嘛的主張不同,因為耶穌認為,人罔顧上帝,就不可能真正快樂。為什麼是這樣呢?——馬太福音4:4;22:37-39。
留意自己的靈性需要
九種福樂之一是:「自覺有靈性需要的人快樂了。」(馬太福音5:3)為什麼耶穌這樣說呢?因為跟動物不一樣,我們具有靈性上的需要。上帝按著自己的形像造人,所以至若干程度,人能夠培養與上帝相若的品質,例如愛心、公平、慈悲、智慧等。(創世記1:27;彌迦書6:8;約翰一書4:8)我們的靈性需要包括,我們的一生必須有明確的意義。
我們怎樣才能滿足靈性的這種需要?不是靠著脫離現實的冥想,也不是僅憑反思。耶穌說:「人活著不可單靠餅,倒要靠耶和華口裡所出的每一句話。」(馬太福音4:4)請留意,耶穌說我們生存所需的「每一句話」都是來自上帝的。關於人生,有些問題只有上帝才能 解答。耶穌的這個真知灼見,在現今尤其合時,因為關於人生的意義和尋求快樂的方法,人提出的理論猶如雨後春筍,莫衷一是。許多書店不惜把整組書櫥用來展示一些自稱能幫助讀者獲得健康、財富和快樂的書籍。有些人設立網址,專門教人怎樣尋得快樂。
可是在這些方面,人的主張時常提出錯誤的指引。他們的見解傾向於迎合人的自私慾望或崇尚自我的心態。這些主張不但基於有限的知識和經驗,而且時常以錯誤的前提為立論根據。例如,許多自學書的作者有個越來越普遍的趨向,就是以「進化心理學」的理論作為立論的根據。進化心理學認為,既然人是動物演化而來的,人類的感情也源於這些「祖先」。事情的真相卻是,任何一種尋求快樂的方法若以漠視創造主的理論為根據,就必定不會有成效,至終只會令人失望。古代一位先知說:「智慧人必蒙羞,……看哪!他們棄絕了耶和華的話,他們還有什麼智慧呢?」——耶利米書8:9,《新譯本》。
耶和華很明白我們的本質,清楚知道什麼才能使我們真正快樂。他也知道自己為什麼把人安置在地上,人會有怎樣的前途。他把這些資料都記在聖經裡,讓我們可以讀到。在這本由聖靈啟示的書裡,上帝所透露的事能打動態度正確的人的心弦,使他們作出回應而感到快樂。(路加福音10:21;約翰福音8:32)這正好是耶穌兩個門徒的經歷。耶穌死後,他們感到十分沮喪。但耶穌復活後向他們顯現,闡明他在上帝拯救人類的旨意中所擔任的重大角色。之後他們說:「他在路上對我們講話,使我們對經書豁然開通,那時我們的心不是在燃燒嗎?」——路加福音24:32。
我們讓聖經真理引導我們的生活,喜樂就會大增。在這方面,我們可以把快樂比作一道彩虹。情況適合,彩虹就會出現;情形如果理想,它就變得更璀璨奪目,甚至兩道彩虹同時出現。現在讓我們看看幾個實例,好明白應用聖經的教訓可以怎樣加添我們的快樂。
生活保持簡樸
首先,讓我們看看耶穌就財富所提出的勸告。耶穌勸門徒不要把追求財富視為生活上的首務,接著他說了一句異乎尋常的話。他說:「要是你的眼睛單純,全個身體就都明亮。」(馬太福音6:19-22)他的話的大致意思是,我們殫精竭慮地追求財富、權力或人所立的其他目標,就必然會失去一些遠較重要 的東西。畢竟,正如耶穌在另一個場合說:「一個人就算家境豐裕,他擁有的東西也不能帶給他生命。」(路加福音12:15)我們如果把真正 重要的事,例如我們與上帝的關係、家人的福利及其他有關事宜,視為生活的首務,我們的「眼睛」就會變得清晰、「單純」。
請留意,耶穌並沒有提倡苦行禁慾或極端克己的生活。耶穌自己也不是一個苦行者。(馬太福音11:19;約翰福音2:1-11)反之,耶穌的教訓是,人如果把一生只看作積聚財富的機會,就失去了生活本身的意義了。
美國三藩市一個心理治療師論及一些年輕富翁說,對他們來說,金錢是「造成緊張和混亂的禍根」。他說這些人「買兩三所房子、一部汽車,花錢買許多東西。要是這還不成[不能叫他們快樂],他們就鬱鬱不樂,心靈空虛,不知怎樣度過餘生才好」。那些聽從耶穌勸告的人就截然不同了。他們過著簡樸的生活,有充分時間照料屬靈的事,結果尋得真正快樂的成功率比追求財富的人高得多。
湯姆是夏威夷一個營造商。他自告奮勇到生活較貧窮的太平洋群島,協助當地的人建造崇拜的處所。湯姆留意到島民的一些特色。他說:「島上的基督徒弟兄姊妹是真正快樂的人,他們幫助我更清楚看出,金錢和其他東西並不是獲致快樂的秘訣。」他也留意到,那些跟他一起在島上工作的志願工人表現多麼知足的態度。「他們本可以掙許多錢,但卻寧願把屬靈事務置於首位,繼續過簡樸的生活。」湯姆深受這些榜樣所感動,於是毅然簡化自己的生活,以求把更多時間用來照料家人和追求屬靈的目標。對於這個決定,他從沒有感到後悔。
快樂和自尊
個人尊嚴和自尊也對快樂十分重要。由於人的不完美和連帶的各種弱點,有些人對自己懷有消極的看法。許多人甚至自小就這樣看自己。這種根深蒂固的感覺也許頗難克服,但仍然是可以克服的。方法就是:把上帝的話語切實應用出來。
聖經闡明創造主對我們的看法。他的看法豈不比任何人,甚至我們自己的看法更重要嗎?上帝是愛的化身,他對我們毫無偏見,也沒有半點惡意。他很清楚我們是怎樣的人,也深知我們有什麼潛質。(撒母耳記上16:7;約翰一書4:8)事實上,凡是渴望取悅他的人,無論他們有什麼弱點,他都把他們視為十分寶貴。——但以理書9:23;哈該書2:7。
當然,上帝不會把我們的弱點和罪過視若無睹。他期望我們盡力做對的事,而且支持我們這樣做。(路加福音13:24)即使這樣,聖經說:「父親怎樣憐恤他的兒女,耶和華也怎樣憐恤敬畏他的人!」聖經也說:「主—— 耶和華啊,你若究察罪孽,誰能站得住呢?但在你有赦免之恩,要叫人敬畏你。」——詩篇103:13;130:3,4。
因此,要學會以耶和華的觀點去看自己。要知道,耶和華把愛他的人視為可珍;即使他們認為自己不行,耶和華仍對他們有信心。明白這點能夠大大增進我們的快樂。——約翰一書3:19,20。
希望——快樂的要訣
近年來有人提倡一種觀念,稱為積極心理學。這種觀念認為,人只要有積極的思想,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長處之上而養成樂觀的態度,就能夠獲致快樂。沒有人會否認,對人生和前途懷有樂觀的看法,能夠加添我們的快樂。然而,這種樂觀的態度必須是基於事實的,不只是妄想而已。此外,不管我們多麼樂觀,多麼積極,都無法終止戰爭、飢餓、傳染病、污染、衰老、疾病、死亡。這些事把許多人的快樂破壞無遺。可是,話雖如此,樂觀仍然是有好處的。
值得注意的是,聖經沒有使用樂觀一詞;它所用的是一個比樂觀更有力的詞語,就是希望。瓦因的《詮釋詞典大全》把聖經所用的「希望」一詞界定為「稱心肯確的期待,……快樂地期待美好的事物」。在聖經裡,希望不僅是對一種情勢懷著樂觀的看法,它也指人所寄望的東西。(以弗所書4:4;彼得前書1:3)例如,基督徒希望上一段提及的一切禍患不久就被徹底鏟除。(詩篇37:9-11,29)但基督徒的希望還包括更多事情。
基督徒期待時候來到,忠心的人會在地上的樂園裡享有完美的生命。(路加福音23:42,43)啟示錄21:3,4進一步描述這個希望說:「看啊!上帝的帳幕在人間,他會同人住在一起,他們會做他的人民。……上帝會擦去他們眼睛裡的一切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哀慟、呼號、痛苦。從前的事已經過去了。」
所有期望享有這樣前途的人,即使目前境況不如理想,仍有充分理由可以感到快樂。(雅各書1:12)因此,何不仔細查考一下聖經,看看你為什麼可以相信它。每天花點時間閱讀聖經,能夠強化你的希望。這樣行既可以充實你的靈性,又能幫助你養成知足的心,從而避免各種能把快樂奪去的有害事物。不錯,遵行上帝的旨意就是真正快樂的要訣。(傳道書12:13)以服從聖經律則為基礎的生活,就是快樂的生活,因為耶穌說:「聽見上帝的話語又緊守的人,……快樂了!」——路加福音11:28。
[腳注]
^ 2段 在佛教徒看來,相信上帝是不必要的。
[第5頁的圖片]
積聚錢財、孤立自己或信賴人的有限知識,都不能為人帶來快樂
[第6頁的圖片]
以服從上帝話語為基礎的生活,就是快樂的生活
[第7頁的圖片]
基督徒的希望能使人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