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伤之情,挥之不去
哀伤之情,挥之不去
最近有人向一些痛失亲者的人做了一个调查,看看他们的情绪会不会因时间过去而日渐平复。调查员把问卷发给一些在几年前失去孩子的父母,但不是每个人都作出回应。弗拉基米尔 *是个父亲,五年前痛失爱子,他说直到现在,仍然无法向人谈及自己的儿子。
失去孩子的父母不时感到哀伤,痛苦难消,这是常见的情况。十年前,威廉的十八岁儿子溺水身亡。威廉说:“失去儿子的痛苦依然存在,这种痛苦会一生伴随着我。”五年前,露茜的儿子突然被病魔夺去,她说:“儿子过世的头几天,我一直告诉自己:‘这不是真的。’我觉得自己在做噩梦,很快就会醒过来。过了些时候,我意识到儿子真的死去,他再也不会回来了。虽然儿子已经死了五年,我一个人的时候,还会因想他而哭起来。”
像弗拉基米尔、威廉和露茜一样,失去孩子的父母为什么会这么哀伤呢?哀伤之情为什么挥之不去?
哀伤的原因
孩子诞生时,父母就感受到他们对孩子的情感,是世间上任何情感都无法相比的。光是抱着孩子、看着他熟睡的小脸蛋、见到他灿烂的笑容,就已经带给父母无限的快乐和满足了。仁爱的父母爱护孩子,教导他们怎样行为端正,待人有礼。(帖撒罗尼迦前书2:7,11)在父母的悉心教导下,孩子渐渐结出成果;做父母的,除了感到自豪之外,还会对孩子充满期望。
仁爱的父母辛勤工作,为孩子提供生活所需。他们也许不时为孩子存一点钱、置一些东西,好帮助孩子将来能成家立业。(哥林多后书12:14)父母付出这么多感情、时间、精力和 金钱来养育孩子,只是为了一个目的:希望孩子好好活着,绝不想白发人送黑发人。孩子死去,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就破灭了,他们也无法完成养育孩子的责任。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温情仿佛被死亡的石墙堵住了。过去父母的心总放在孩子身上,如今却是空荡荡的。试问做父母的又怎能这么容易平复哀愁呢!
圣经也谈及父母因失去孩子而哀痛欲绝,哀伤之情挥之不去。圣经记载,族长雅各听到儿子约瑟被杀害时,说:“雅各就撕裂外衣,腰束粗布,为儿子哀恸了许多天。他的儿女一一前来安慰他,他却不肯接受安慰,说:‘我必悲悲哀哀地下到我儿子那里,往坟墓去!’”雅各以为儿子死了,多年后还感到悲伤。(创世记37:34,35;42:36-38)另一个例子是拿俄米。圣经提到,这个忠心女子失去了两个儿子,悲痛欲绝。由于感到无比哀痛,她要叫自己做玛拉(意思是“苦”),不叫拿俄米(意思是“我的喜乐”)。(路得记1:3-5,20,21)
但是,圣经不仅描述父母失去儿女的哀伤,而且还指出耶和华会怎样强化悲痛的人。我们会在下一篇文章谈谈,上帝用哪几个途径安慰悲伤的人。
[脚注]
^ 2段 有些名字是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