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人見人愛的「小獵手」

人見人愛的「小獵手」

人見人愛的「小獵手」

《儆醒!》南非撰稿員來稿

牠頂著驕陽,抓著細長的樹枝,後腿站得很直,用尾巴使身體保持平衡,像個三腳架一樣。牠全神貫注地凝視天空和四周,看看有沒有危險逼近。牠不時吱吱叫,讓在附近覓食的同伴知道一切都正常。牠繼續站崗,直至換班的崗哨來到。換崗的要是來遲了一個鐘頭,牠也會緊守崗位。

這隻小動物究竟是什麼呢?牠就是狐犬獴。如果從狐犬獴的鼻子一直量到尾尖,牠約莫有40厘米長。這種食肉動物個子很小,愛群居,好「交際」,並且喜歡10至30隻融洽地生活在一起。

每天破曉時分,狐犬獴從洞穴出來,後腿挺直站立,排成直線。牠們迎著朝陽,享受日光浴,把一夜的寒氣驅走。然後牠們親切地互相梳理毛髮,同時也嘁嘁喳喳地彼此問安。見面禮可以持續半小時左右。不過,牠們很快就一同出發,狩獵當天的食物。

狐犬獴的狩獵方法很有系統,哪怕沒有充足的昆蟲和細小的爬行動物,供牠們享用。狐犬獴的胃口實在驚人!牠們要吃得飽,就得辛勤狩獵才行。到了正午時分,牠們有些睏得直打盹兒,有些則動手挖坑,在陰涼的沙上舒展一下四肢。

為什麼狐犬獴要有崗哨呢?因為這些「小獵手」也是其他動物垂涎的獵物。為了捕得幼蟲,狐犬獴有時要移走比自己體重大幾倍的泥土。正當牠們埋頭苦幹挖掘硬土時,胡狼或其他猛獸就虎視眈眈,伺機下手。

崗哨一旦覺得情勢不妙,就怎樣做呢?牠會突然發出刺耳的尖叫聲,其他狐犬獴一聽見叫聲,就立時一溜煙竄入就近的洞去。可是,如果崗哨的警告暗示一群敵對的獴逐漸逼近,那麼,佔有這個地盤的獴群就不會四散逃命。牠們反倒站在一起,彎起背來,剛毛聳立,尾巴像天線一樣豎起。牠們一邊吱吱地叫,一邊向著不速之客進逼;有些獴還把腿兒繃得直直的,跳來跳去,好像戰士舞蹈一樣。牠們結成同一陣線,結果敵人知難而退,逃之夭夭。

緊密合作

狐犬獴很多時都通力合作。在照顧幼雛的事上,牠們尤其團結一致。幼獴兒呱呱墜地後,在頭幾個星期,受盡獴群萬般寵愛。探望媽媽和新生兒的訪客,川流不息。媽媽首次帶小寶寶出洞外時,大家都興高采烈!整個獴群都溫柔親切地歡迎媽媽,而且輕輕的揉搓新生兒。

養幼育雛是整個獴群的事。有幾星期的時間,大家樂意輪流照顧小寶寶,好讓獴群出外狩獵。有些雌獴雖然沒有生下幼兒,但卻會自然地產生乳汁,於是牠們也可以餵養新生兒,從而幫了媽媽的忙。保母費心勞力,照顧小寶寶,因此沒什麼時間捕獵。有些保母因為要照顧一窩幼獴,結果體重下降了十分之一!

幼獴長大後,就可以離開洞穴,狩獵去了。成年的獴樂意輪流教導「新丁」怎樣捕捉獵物,做導師的要表現耐心,但牠們卻樂此不疲。很多時儘管牠們當天要捱點餓,也把上乘的獵物讓給年輕的獴吃。崗哨要是警告獴群趕快竄入洞穴,至少有一個會幫助年輕的獴逃到安全的地方去。

值得一看

狐犬獴易馴,且十分熱情。《馬伯利的非洲南部哺乳動物》說:「總的來說,這些樣子趣怪的小東西是非洲南部最具魅力、最逗人喜愛的動物之一。狐犬獴確實值得我們花點時間細看。」

亞倫花了很多時間為狐犬獴拍攝影片。他也同意馬伯利的評論。他不禁想起昔日發生的一件事。有一天,獴媽媽啣著一隻四天大的幼獴,從洞穴裡走出來,嗚嗚啕啕的走到亞倫腳前,把小寶寶放下。亞倫一心以為幼獴已死去了。但他憶述說:「當我輕輕抱起小獴時,發覺牠仍活著。原來獴媽媽趁獴群還未湧上來恭賀她之前,先讓我看看她的小寶寶。我大受感動,竟連為小獴拍照也想不起來。」

多年來,蕭慧在荒野觀看狐犬獴。她想起有一天,晨曦初現,她正俯臥在狐犬獴的洞旁。那時,獴群正一一從洞裡出來,在離她僅幾厘米的地方如常排好隊來,並且按照慣例彼此梳毛,互相擁抱。蕭慧跟牠們說話,牠們吱吱喳喳的回答。蕭慧接著提起手指,輕輕撫摸排頭的雌獴,摸到牠的耳朵。雌獴挺開心,擺動著小身軀,並為身旁的同伴梳起毛來。蕭慧高興得大叫:「牠們竟讓我『參加』每朝的見面禮,我真是受寵若驚!」

曾花時間觀看狐犬獴的人,趣事可多了。這些小獵手無疑樣子趣怪,人見人愛!

[第26頁的圖片]

嚇走對頭

守崗的狐犬獴

出獵前暖一暖身子

[鳴謝]

All photos: © Nigel J. Denn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