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珍珠——南太平洋的珍寶
黑珍珠——南太平洋的珍寶
《警醒!》新西蘭撰稿員來稿
《庫克群島新聞》的一則廣告說:「馬尼希基養珠場誠聘工人」。看了這則廣告,你可能會想到一些問題:「珍珠是怎樣養殖的?馬尼希基又在哪裡呢?」
馬尼希基是個偏遠的珊瑚島,位於新西蘭東北2600公里,跟鄰近14個島嶼共同組成了庫克群島。據報,在20世紀70年代早期,人們開始在馬尼希基試驗養殖黑珍珠。今天,馬尼希基的瀉湖區布滿了許多具規模的黑珍珠養殖場。
養殖黑珍珠既要勞力,也要配合專業的技術。首先,工人精挑細選合適的黑唇牡蠣,小心翼翼地打開外殼,用小刀把牡蠣的肉割下來。然後把一個細小的圓粒,稱為珠核,連同另一個牡蠣的小片套膜,植入牡蠣體內。接著,工人把牡蠣放回瀉湖去。隨後,工人會小心照顧這些牡蠣,讓牠們好好地成長,並要除去牠們身上的海藻和藤壺。
慢慢地,植入的套膜會分泌出一種有光澤的珍珠質,稱為珍珠母,把珠核一層又一層地團團包住。只要牡蠣不把珠核排出體外,那麼,一年半至兩年之後,一顆珍珠就會形成了。有人把生產珍珠的整個過程譽為「人類與自然界無懈可擊的合作」。
價值連城
南太平洋的黑珍珠是世上稀有的珍珠,所以被視為最珍貴的珠寶之一。黑珍珠色彩亮麗,顏色從銀白到深黑不等。有玫瑰紅、金色、青銅色、黃銅色、孔雀綠、藍色、紫色或深淺不同的閃灰色。有時候,你甚至會找著不同顏色組合的珍珠,例如粉紅跟玫瑰紅、綠色跟金色、綠色跟黑色、藍色跟黑色、紫色跟黑色等。
在評估珍珠的價值時,某一種顏色不一定比另一種顏色珍貴,上等珍珠講求顏色是否勻稱統一。此外,珍珠的大小、形狀、表面和光澤也是鑑別珍珠的因素。
珠寶商提到珍珠的大小時,所指的是珍珠的直徑。一般來說,珍珠的直徑大約是8至12毫米,只有極少數的珍珠超過18毫米。雖然珍珠的價值不是直接取決於它的大小,但無可否認,珍珠的重量和大小都會影響它的售價。
珍珠的形狀跟顏色一樣五花八門。通常,人們特別欣賞渾圓的珠子。但滴狀的珍珠可以鑲嵌成漂亮的項鏈墜子和耳環。此外,還有一種環狀珍珠,珠子表面有一條條很明顯的環紋。也許你聽過紐扣狀珠子,這種珠子一面渾圓,一面扁平。還有一種珠子叫怪樣珠,形狀是不規則的。
一顆完美無瑕的珍珠既稀有又昂貴。珠子普遍都有天然的表面瑕疵,例如凹了,有突起的圓點,有褶痕、劃痕、斑點、污點等。如果瑕疵數量不多,或只在表面某個地方出現,那麼,就可以用珍珠的鑲座把瑕疵隱藏起來。
當你欣賞珍珠時,一定會被它的光澤所吸引。珍珠質越厚,珍珠就越有光澤。另一個衡量珍珠價值的方法是看它的暈彩,這種彩虹般的暈彩使珍珠散發出誘人的魅力。有些人認為,珍珠之所以能引來豔羨的目光,不是因為它的顏色、大小、形狀或表面是否平滑,而是它熠熠生輝的光澤。
小心珍藏
珍珠跟其他寶石不同,鑽石和紅寶石比較堅硬,但珍珠則較「嬌貴」。珍珠很容易給其他珠寶或硬物弄損。所以佩戴或收藏珍珠時,都要格外留神。
酸性液體,包括人排出來的汗水,以及清潔劑、香水、化妝品都能損壞珍珠。庫克群島一家大珠寶行提出清洗珍珠的方法:「首先預備一小碗清水,加入溫和的洗滌劑,用軟毛牙刷攪和,然後輕輕洗擦珍珠和鑲嵌的部分。再用清水沖洗,接著用柔軟的布擦拭乾淨。」
源遠流長
人類老早就用珍珠這種珠寶作為裝飾品,古代的文獻還載有對珍珠的讚譽。中東人和亞洲人尤其喜愛珍珠,他們把珍珠視為純潔和美德的象徵。
在古羅馬,珍珠是稀世珍寶,只有上流社會的人士才允許佩戴。1世紀的博物學家兼哲學家老普林尼盛讚珍珠,稱之為「世上最珍貴的寶物」。耶穌曾用珍珠比喻天上的王國,他說一個商旅尋找上好的珍珠,「找著一顆貴重的珍珠,就馬上去賣掉一切所有的,買了那顆珍珠」。(馬太福音13:45,46)
耶穌用珍珠為喻,顯示了珍珠的可貴和美麗。我們多麼感謝耶和華,因為他創造了許許多多的珍寶,包括在南太平洋找到的黑珍珠!
[第26頁的圖片]
璀璨奪目的黑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