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人能夠建設美好的世界嗎?

人能夠建設美好的世界嗎?

人能夠建設美好的世界嗎?

「政治既不能使社會架構回復原貌,也不足以把傳統的道德觀念恢復過來。人無論推行多好的政策,也難以叫人重拾昔日的戀愛和婚姻價值觀,無法叫父親負起對兒女的責任,也無法叫人恢復從前的義憤和羞恥之心。……大多數令人不安的道德問題,不是立法就可以解決的。」

上述的話是美國以往一位官員說的。你同意他的話嗎?要是同意,那麼,今天世上的難題有任何解決方法嗎?現今的世界百孔千瘡,貪婪、無親情、道德淪亡、無知等因素,嚴重侵蝕社會的架構。有些人認為世上難題根本無法解決,於是只求生活過得好一點就算了。另一些人盼望終有一天,一位有領袖風範的英明人物,甚至是個宗教領袖,會挺身而出,引導他們朝正確的方向走。

早在兩千年前,人們已希望耶穌基督做王,因為他們看出耶穌是上帝所差遣的,因此他是最佳的統治者。耶穌察覺到群眾的意圖後,就立即離開現場。(約翰福音6:14,15)後來,耶穌向羅馬一個總督所說的話,道出了他拒絕做王的原因。他說:「我的王國不屬於這個世界。」(約翰福音18:36)可是,今天很多人都不願意採納耶穌這個立場,甚至自稱跟從耶穌的宗教領袖也不例外。有些人試圖左右世上的統治者,或親自從政,以期改善世界。20世紀60和70年代的歷史正好反映這點。

憑宗教力量改善世界

20世紀60年代末葉,拉丁美洲有些神學家挺身而出,為飽受欺壓的貧苦大眾爭取權益。為了達到目標,他們提倡解放神學,主張基督不僅是聖經所描述的救主,同時也是政治和經濟方面的救星。在美國,有些教會領袖因世風日下而深感憂慮,於是成立一個稱為「道德多數派」的組織,推選適當的人擔任政治職位,然後讓他們立法去維護健全的家庭觀念。此外,不少伊斯蘭教國家也大力提倡《古蘭經》的教訓,以打擊貪污和遏止不正當的行為。

這些人煞費苦心,為民請命,你覺得世界有沒有因此就成為一片樂土呢?事實證明,這個世界的道德標準不斷下降,貧富懸殊現象日漸嚴重,甚至在積極推行解放神學的國家,情形也不相上下。

在美國,鑑於「道德多數派」未能達到它的宗旨,創立人傑里·福爾韋爾在1989年把這個組織解散。後來,有其他類似的組織相繼興起。然而,最初使用「道德多數派」一詞的人保羅·韋里奇,在《今日基督教》雜誌指出:「雖然我們在政治方面勝利了,我們卻無法制定出我們認為是重要的政策來。」他又說:「傳統文化一落千丈,嚴重程度,前所未見。這場文化災難已到了殘局,光靠政治活動也無法收拾。」

作家卡·托馬斯認為,政治無法改善社會,一個根本的原因是:「社會要真正改善,除非人心改變,否則接二連三的選舉活動也無補於事,因為主要問題並不在於經濟和政治方面,而是在於道德和屬靈的層面。」

在這個沒有絕對是非標準的世界裡,人人自行其是,那麼,道德和屬靈上的問題可以怎樣解決呢?既然有心有力的人,無論是否宗教人士,也無法建設美好的世界,誰有能力這樣做呢?答案見於下一篇文章。你也能夠從這個答案看出,耶穌為什麼說他的王國不屬於這個世界。

[第2頁的圖片鳴謝]

COVER: Dirty water: WHO/UNICEF photo; globe: Mountain High Maps® Copyright © 1997 Digital Wisdom, Inc.

[第3頁的圖片鳴謝]

Children: UN photo; globe: Mountain High Maps® Copyright © 1997 Digital Wisdom,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