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你已經改變了嗎?

你已經改變了嗎?

要更新思想而改變自己。——羅馬書12:2

1,2.成長背景和生活環境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成長背景和生活環境對我們有很深遠的影響。我們有怎樣的衣著打扮、飲食習慣、行為舉止,或多或少在於我們有什麼朋友,屬於什麼文化,身處什麼社會環境。

2 飲食和衣著還是小事,有些事卻很重要。例如,我們的是非標準、對錯觀念大都來自從小受的教養,但不同的人還是可能有不同的看法。此外,良心也會左右我們的選擇。聖經指出,沒有律法的外邦人往往「憑天性做合乎律法的事」。(羅馬書2:14)既然如此,這是不是說,在上帝沒有明文規定的事上,我們就只管按自己的教養和文化去作決定呢?

3.由於哪兩個原因,基督徒不會盲目接受大眾的做法和標準?

3 基督徒不該這樣做。為什麼呢?起碼有兩個重要原因。第一,聖經說:「人以為是正途的路,最終竟是死亡之道。」(箴言16:25)我們都是不完美的人,根本看不透什麼是正途,不能十全十美地指引自己的腳步。(箴言28:26;耶利米書10:23)第二,聖經指出,「現行制度的神」撒但控制著這個世界的風氣和標準。(哥林多後書4:4;約翰一書5:19)因此,如果我們希望得到耶和華的賜福和悅納,就要聽從羅馬書12:2的規勸。(請讀)

4.本文會講講什麼?

4 本文會講講羅馬書12:2的三個重點:第一,為什麼需要改變自己?第二,需要在哪方面改變?第三,怎樣才能改變自己?

為什麼需要改變自己?

5.羅馬書12:2勸告的對象是誰?

5 公元56年,使徒保羅寫了羅馬書。這封信的對象不是一般不信主的人,而是受膏基督徒。(羅馬書1:7)保羅勸他們要改變自己,「不要被這個制度同化」。對羅馬的基督徒來說,「這個制度」涉及羅馬世界的習俗、行為、是非標準、衣著打扮。按照《新譯簡明聖經》的譯法,保羅說:「不要再附和世俗的做法」。這個「再」字,暗示當日有些基督徒仍然受到羅馬世界的影響。是什麼影響呢?

6,7.在保羅的日子,為什麼住在羅馬的基督徒會遇到不少考驗?

6 今天,到羅馬觀光的遊客會看到神殿、劇場、墳墓、紀念碑、競技場等遺跡。有些遺跡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紀,讓人能一窺古羅馬的社會和宗教狀況。歷史書也記載了羅馬殘忍的格鬥和馬車比賽,以及某些道德敗壞的戲劇和音樂。羅馬也是繁榮的商業中心,到處都有發財的機會。(羅馬書6:21;彼得前書4:3,4

7 雖然羅馬有許多神殿和神祇,但大多數人並沒有跟自己崇拜的神培養真摯而密切的關係。當日的宗教大都著重儀式,無論生育、結婚、喪葬,都有許多繁文縟節。既然羅馬社會講究這些儀式,住在當地的基督徒自然遇到不少考驗。羅馬很多基督徒從小就跟隨家人崇拜假神,他們顯然需要改變自己才能成為真基督徒,而且受浸之後還要繼續改變。

8.為什麼當今世界危害基督徒的靈性?

8 像古羅馬一樣,當今世界也危害基督徒的靈性。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世界的靈充斥全球。(請讀以弗所書2:2,3;約翰一書2:16我們天天接觸到這個世界的慾望、思想、價值觀和道德標準,耳濡目染之下有可能被世界同化。因此,我們很需要聽從聖經的勸告,「不要被這個制度同化,倒要……改變自己」。怎樣著手呢?

需要在哪方面改變?

9.許多人受浸之前作出了什麼改變?

9 一個人學習聖經,實踐真理,就會在靈性上漸漸進步,按學到的知識改變自己的生活。他捨棄錯誤的宗教,改變以往不良的生活方式,培養基督的品格。(以弗所書4:22-24)每年都有幾十萬人在靈性上進步,獻身事奉耶和華上帝,並以浸禮象徵這個重要的決定。看見他們的行動,我們非常高興,耶和華的心也必十分歡喜。(箴言27:11)但基督徒要改變的,就只有這些嗎?

許多人需要離開撒但的世界,努力改變自己(見第9段)

10.「改變自己」跟進步或改善行為有什麼分別?

10 「改變自己」指的不光是進步或改善行為而已。一件產品也許貼上了「改良版」的標籤,其實只是加了一種新成分或換了新的包裝,變得好看一點,實質上還是同樣的產品。關於「改變自己」這個詞組,《瓦因詮釋詞典》說:「羅馬書12:2舉出一個對照,一方面是外表順應這個時代[即這個制度],一方面是靠著聖靈的力量更新思想,結果內在被改變了。」換句話說,基督徒改變自己,不僅是指改掉壞習慣、不良的言談和不道德的行為。有些不認識聖經真理的人,也會盡力避免作惡。既然如此,基督徒要改變自己,究竟牽涉到什麼呢?

11.保羅指出,一個人要改變自己,就需要怎樣做?

11 保羅說:「要更新思想而改變自己」。在聖經原文裡,「思想」可以指思考力、思想傾向、態度和理智。在羅馬書的起頭,保羅說有些人「存著不蒙悅納的思想」。他們「滿懷各樣不義、邪惡、貪婪、惡念,滿心妒忌、兇殺、爭執、欺詐」,還肆意做其他惡事。(羅馬書1:28-31)有些基督徒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難怪保羅勸他們「要更新思想而改變自己」。

一切怒氣、憤恨、尖叫、詆毀,都該從你們當中除掉。——以弗所書4:31

12.(甲)今天許多人都有什麼想法?(乙)這一類態度可能對基督徒有什麼影響?

12 說來可悲,今天世上有許多人都跟保羅所說的一樣。他們大概認為,堅持原則或道德標準已經不合時宜,誰也不該勉強別人遵守。許多教師和父母都採取放任的態度,鼓吹所謂的「自由」思想。在他們看來,凡事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是與非。連一些自稱虔誠的人也覺得,只要自己認為沒錯就只管做,不一定要服從上帝和他的誡命。詩篇14:1)這一類態度對真基督徒十分有害。基督徒要是不小心,就可能會以同樣的觀點看待上帝組織的指示,在會眾裡不按程序辦事,甚至抱怨不合自己心意的做法。上帝的組織根據聖經就娛樂、上網、追求高等教育提出勸告,他們可能覺得無法衷心接受。

13.為什麼我們應該誠實地省察自己?

13 因此,我們如果不想再被這個世界同化或塑造,就要誠實地省察自己的目標和價值標準,以及內心深處的態度和感情。別人不知道我們內心的想法,也許會說我們做得很好。惟獨我們才知道,自己有沒有讓聖經真理改變內心,並且持之以恆。(請讀雅各書1:23-25

怎樣改變自己

14.我們怎麼知道自己需要在哪些方面改變?

14 「改變自己」牽涉到改變內心,因此要穿透表面,直達心坎。什麼能幫助我們呢?我們學習聖經,明白了耶和華的旨意,知道他對我們有什麼要求後,我們的反應就把內心的真實情況顯露出來了。這讓我們知道自己需要在哪些方面改變,好符合上帝的完美旨意。(羅馬書12:2;希伯來書4:12

15.我們接受耶和華的塑造,就會有什麼改變?

15 請讀以賽亞書64:8以賽亞先知所用的比喻讓我們明白一個重要的道理。我們是陶泥,耶和華是陶匠。他塑造我們,不是要改變我們的外表,不是要令我們更好看、更健美,而是要改變我們內在的為人。只要我們接受他的塑造,他就會改變我們的內心,幫助我們改變自己的感情和想法。我們要抵抗世界的影響,正正需要這種改變。那麼,耶和華怎樣塑造我們呢?

16,17.(甲)陶匠要做上好的器皿,就先要怎樣處理陶泥?(乙)聖經怎樣幫助我們改變自己,成為耶和華所珍視的器皿?

16 陶匠要做上好的陶器,就得用優質的陶泥。但開始塑造之前,陶匠還要做兩件事:首先,陶泥需要清洗,把雜質或不需要的礦物過濾掉;然後,陶泥要加入適量的水,推壓揉搓,這樣塑造時才能保持適當的形狀。

17 請注意,陶匠用水清除陶泥的雜質,也用水保持陶泥的濕度和可塑性。這樣,陶匠就能按自己的意思做任何器皿,甚至纖巧精緻的器皿也不成問題。上帝的話語對我們的生活也能起類似的作用。我們學習聖經,聖經就能幫助我們除去舊的思想模式,接受上帝的想法。這樣,上帝就能改變我們,把我們塑造成他所珍視的貴重器皿。(以弗所書5:26)上帝的組織再三提醒我們要天天閱讀聖經,經常參加聚會,好學習上帝的話語。為什麼要一而再、再而三地鼓勵我們這樣做呢?因為我們這樣做,就是接受耶和華的塑造了。(詩篇1:2;使徒行傳17:11;希伯來書10:24,25

你改變自己,就會比以往更有能力處理難題(見第18段)

18.(甲)為什麼我們必須花時間沉思,才能讓上帝的話語改變我們?(乙)什麼問題有助於我們改變自己?

18 我們如果希望上帝的話語改變我們,只是經常閱讀和學習聖經還不夠。許多人不時閱讀聖經,很熟識聖經的內容。說不定你傳道時也曾遇見這樣的人。有些人甚至能把經文背誦出來。 *儘管如此,聖經對他們的思想和生活卻沒什麼影響力。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人必須讓上帝的話語深入心坎,才會真的改變自己。所以,花時間思考學到的聖經知識十分重要。我們應該問問自己:「我看出這是真理,而不只是其中一種宗教道理嗎?我深信這一點嗎?我不但把學到的知識教導別人,也身體力行嗎?我相信自己學到的知識來自耶和華,看出他正通過聖經向我說話嗎?」我們沉思細想這類問題,內心就會跟耶和華更親近,我們會更愛耶和華。內心受到感動,我們就會有相應的行動。(箴言4:23;路加福音6:45

19,20.我們實踐聖經的什麼勸告,就能得益不淺?

19 保羅說:「要脫去舊品格和舊行為。要穿上新品格。這種品格是藉著確切的知識……漸漸更新的。」(歌羅西書3:9,10)很可能我們已經努力這樣做。假如我們經常閱讀聖經,沉思學到的知識,就會有更大的動力繼續實踐保羅的勸告。只要我們真的明白上帝的話語,努力謹守遵行,就能穿上基督徒的新品格。穿上了新品格,我們就不會中撒但的奸計。

20 使徒彼得說,我們「既然是順從的孩子,就不要再受以往無知的時候所懷的慾望所支配」,倒要「在一切行為上聖潔」。(彼得前書1:14,15)我們竭盡全力除掉以往的想法和態度,讓上帝的話語改變我們,就必蒙福。下一篇課文會進一步談談這點。

^ 18段《守望台》1994年2月1日刊9頁7段舉出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