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法那應許賜人永生的上帝
你們既然是蒙愛的兒女,就要效法上帝。——以弗所書5:1
1.怎樣做有助於我們效法耶和華?
耶和華創造人類時,賜給人能力去明白別人的感受。即使我們從未有過他們的經歷,也可以感同身受。(請讀以弗所書5:1,2)明白別人的感受,對於效法上帝有什麼幫助呢?為什麼要留意自己所思念的事呢?
2.上帝的子民受苦時,耶和華有什麼感覺?
2 耶和華應許人他要更新一切,將來所有苦難都會過去。受膏基督徒期待到天上去,「另外的綿羊」也熱切盼望在地上樂園裡永遠享受生命。(約翰福音10:16;17:3;哥林多前書15:53)可是,今天我們正生活在苦難重重的世界裡,耶和華能明白我們的感受嗎?在以往,耶和華的子民在埃及飽受痛苦,耶和華感同身受。聖經說,以色列人受苦受難,「他也感到憂傷」。(以賽亞書63:9)很多年後,上帝吩咐他的子民重建聖殿,他們卻對敵人惶恐不安, 耶和華明白他們的感受。他安慰他們說:「觸摸你們的,就是觸摸我的眼珠兒。」(撒迦利亞書2:8)耶和華愛護他的僕人,就如母親憐愛親生的嬰兒一樣。耶和華不但了解他們,也想幫助他們。(以賽亞書49:15)如果我們設身處地想想別人的感受,就能效法耶和華,關心愛護別人。(詩篇103:13,14)
耶穌關心人
3.耶穌怎樣看待受苦的人?
3 耶穌知道人受苦,明白他們的感受。即使他從未有過他們的經歷,也能感同身受。他知道很多人壓力重重。他在地上的日子,不少宗教領袖欺騙人民,要他們遵守很多不是來自上帝的規條。人民都十分害怕這些宗教領袖。(馬太福音23:4;馬可福音7:1-5;約翰福音7:13)可是,耶穌從不怕他們,也沒有相信他們的謊話。耶穌明白人民的感受。看到他們飽受苦待,內心十分痛苦。他知道,他們需要安慰,卻沒有人能幫助他們,就「好像綿羊沒有牧人一樣」。(馬太福音9:36)耶穌效法天父,關心別人,對人「有慈悲有恩典」。(詩篇103:8)
4.耶穌明白人民的感受,於是怎樣做?
4 耶穌深愛世人,就像天父一樣,看見人受苦時,很樂意伸出援手。有一次,耶穌和使徒整天傳道,走了很多路。他們都感到很疲倦,要找個安靜的地方歇一歇。可是,耶穌知道群眾正等待他,明白到他們確實需要教導。於是,他不怕辛勞,「教導他們許多事」。(馬可福音6:30,31,34)
效法上帝,關心別人
5,6.如果我們想效法上帝關心別人,就要怎樣做?請舉例。(見第24頁圖片)
5 如果我們想效法上帝關心別人,就要怎樣做?請想想以下例子:艾倫是個年輕的弟兄,很想關心一個年老的弟兄。由於年紀大,這個弟兄走路時要人扶持,看東西也模糊不清。艾倫記得耶穌曾說:「你們希望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路加福音6:31)艾倫心想:「我希望人怎樣待我呢?我希望有人可以跟我去打球。」可是,這個弟兄已經年老,跑不動,根本不希望打球。所以,艾倫應該設身處地想:「假如我是這個年老的弟兄,我希望人怎樣待我呢?」
6 艾倫想像自己是個年老弟兄,想想自己會有怎樣的感受。他也撥出時間跟這個年長弟兄相處,留心聽他說話。他看出這個年老的弟兄視力不好,閱讀聖經很困難,而且挨家逐戶傳道時走路也很吃力。現在,艾倫知道該怎樣做了。他很樂意 盡己所能幫助這個弟兄。如果我們明白別人的感受,關心他們,就能效法耶和華。(哥林多前書12:26)
7.怎樣做才能明白弟兄姊妹的苦況?
7 要明白別人的痛苦,有時並不容易。假如我們從未有過對方的經歷, 就更難想像他們的感受。不少弟兄姊妹由於患病、受傷或年老體弱,常常受疼痛折磨。有些則由於抑鬱、焦慮或曾受虐待,內心痛苦不堪。還有些弟兄姊妹要獨力撫養兒女,或家裡只有自己事奉耶和華。各人有各人的困難,我們不一定都經歷過。我們很想關心他們,伸出援手。可以怎樣做呢?每個人的需要都不一樣,我們要是留心聽他們說話,盡力明白對方的感受,就能知道該怎樣幫助他們。我們可以讓他們知道,耶和華對他們的苦況有什麼感受,也可以為他們做些事。如果我們這樣做,就是效法耶和華。(請讀羅馬書12:15;彼得前書3:8)
效法上帝,仁慈待人
8.耶穌怎樣仁慈對待人?
8 耶和華仁慈對待所有人。(路加福音6:35)耶穌十全十美反映上帝的特質。耶穌在地上時仁慈地對待不完美的人。為什麼他能待人這麼仁慈呢?耶穌會先想想,別人對他說的話或做的事有什麼感受。有一次,一個曾做過不少壞事的女人去見耶穌。她非常難過還哭了起來,甚至眼淚滴濕了耶穌的腳。耶穌知道,這個女人為自己做過的錯事感到後悔,並且已改過自新。如果在這個情況下,耶穌還要趁機教訓她,就等於在她傷口上撒鹽了。耶穌沒有這樣做,還稱讚她,也表明願意寬恕她。當時,有一些法利賽派的人在場,不同意耶穌的做法,耶穌卻仁慈地教導他們。(路加福音7:36-48)
9.怎樣做就是效法耶和華仁慈地對待人?請舉例。
9 我們想效法耶和華仁慈地對待人,可以怎樣呢?說話和做事之前,要想想後果。這樣才能保持溫和,不傷害別人的感情。保羅勸基督徒說:「不必爭辯,倒要對所有人和氣」。(提摩太後書2:24)想想以下情況,我們可以怎樣仁慈地對待別人:在工作的地方,上司的安排很不妥善,你會有什麼反應?有一個弟兄已經好幾個月沒來參加聚會。你看見他來聚會時,會對他說什麼呢?傳道時,有人對你說他很忙,沒空跟你說話。你會怎樣仁慈地回應他呢?假如你的妻子問:「為什麼你沒問我的意見就自己做決定呢?」你會仁慈地回答她嗎?我們都該想想別人會有什麼感受,我們說的話會怎樣影響對方。這樣做就是效法耶和華,仁慈地對待別人。(請讀箴言15:28)
聽從勸告,明智行事
10,11.我們可以怎樣做個智慧人呢?請舉例。
10 耶和華上帝智慧非凡,能隨意預知未來。我們無法預知未來,卻能夠做個智慧人。怎麼做呢?在做決定前,我們可以想想這個決定會對自己或別人有什麼影響。古代以色列人看來沒有認真想過,不服從上帝會有什麼 後果。他們不重視自己與上帝的關係,也不感激上帝為他們所做過的事。摩西看到以色列人的弱點,知道他們遲早會做出上帝眼中的惡事。他說:「以色列人是沒有智謀的國族,他們當中毫無悟性。但願他們有智慧可以思考,想想他們最終有怎樣的結局。」我們千萬不要步以色列人的後塵。(申命記31:29,30;32:28,29)
11 如果你正在談戀愛,就該知道,戀愛中的男女要控制自己的感情和慾望是不容易的。千萬不要做任何事破壞你與耶和華的寶貴關係。要做個智慧人,避開一切會使你受引誘的情況。聖經說:「精明的人見禍就躲藏,缺乏經驗的人上前就遭殃。」(箴言22:3)
管束自己的思想
12.為什麼我們所想的事會傷害我們?
12 明智的人會管束自己的思想。我們所思念的事可能有益,也可能有害,就如火可以使生活便利,也可以造成傷害。如果我們小心使用,火可以用來做飯。要是使用不當,就可能造成火災,甚至奪去我們的生命。同樣地,我們經常沉思耶和華的誡命,就會得益不淺。如果我們常常想像情慾的事,幻想自己有不規矩的行為,最後就可能真的會做出越軌的事來。要是這樣,就可能會完全破壞我們跟耶和華的友誼。(請讀雅各書1:14,15)
13.夏娃幻想自己會過怎樣的生活?
13 我們要以夏娃的事例作為鑑戒。耶和華曾吩咐亞當和夏娃不可以吃「辨識善惡樹」的果子。(創世記2:16,17)撒但卻對夏娃說:「上帝知道你們吃了,那一天你們的心眼就必打開,你們必像上帝一樣,能辨識善惡。」夏娃幻想,自己能像上帝一樣,有權定下善惡標準,生活會多麼快樂啊!她沒有抗拒這個念頭,而且「見那棵樹的果子好作食物,十分好看,實在賞心悅目」。接著發生什麼事呢?她「就摘下果子來吃了。後來她跟丈夫在一起的時候就給了丈夫,她丈夫也吃了」。(創世記3:1-6)結果,罪就「進了世間, 死又通過罪而來」。(羅馬書5:12)夏娃實在不該一直想著錯事啊!
14.關於性不道德,聖經提出什麼警告?
14 聖經清楚地警告我們,不要以性不道德的思想來自娛。耶穌說:「凡注視婦女而動淫念的,心裡已經跟她通姦了。」(馬太福音5:28)保羅也曾警告說:「不要預謀滿足肉體的慾望。」(羅馬書13:14)
15.我們應該專注於怎樣的財寶?為什麼?
15 聖經也說,我們應該一心一意地做上帝喜悅的事,而不是想著發財致富。富有的人以為有錢就無憂無慮,其實金錢的保障是有限的。(箴言18:11)耶穌說過,一個愚昧的人,會為自己積存許多財寶,而不是將上帝放在生活的首位。他其實「在上帝眼中卻不富足」。(路加福音12:16-21)當我們「在天上積存財寶」並且做上帝所喜悅的事,我們不但令上帝高興,我們也會感到開心。(馬太福音6:20;箴言27:11)沒有任何事能比得上我們和耶和華的寶貴關係。
不要憂慮
16.感到憂慮時,怎樣做可以減輕憂慮?
16 如果我們想在這個世界發財致富,就可能會面對很多憂慮了。(馬太福音6:19)耶穌指出,人為錢財愁煩,就很難先追求王國。(馬太福音13:18,19,22)有些人很容易憂慮,不是擔心這個,就是擔心那個。如果我們經常憂慮不安,不但健康會出問題,對耶和華的信心也可能會動搖。要信賴耶和華,相信他必定會扶持我們。聖經說:「人心擔憂,鬱鬱不樂;聽見良言,心裡歡喜。」(箴言12:25)感到憂慮時,我們可以跟父母、配偶、好朋友或熟識的基督徒同工談談。他們可以鼓勵我們信賴耶和華,幫助我們減輕憂慮。
17.耶和華怎樣幫助我們應付憂慮呢?
17 耶和華比任何人都要了解我們的感受,而且他可以幫助我們冷靜地應付憂慮。保羅說:「什麼事都不要憂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和懇切祈求,連同感謝,把你們所請求的告訴上帝。這樣,上帝就必賜你們平安,超越人所能理解的。這種平安藉著基督耶穌,可以守護你們的內心和頭腦。」(腓立比書4:6,7)當我們憂慮時,可以想想耶和華怎樣幫助我們。耶和華正通過耶穌、天使、忠信睿智的奴隸、長老或弟兄姊妹來幫助我們,鞏固我們與上帝的友誼。
18.本篇課文鼓勵我們怎樣做?
18 這一篇課文談過,我們效法耶和華,就會盡力明白別人的感受。(提摩太前書1:11;約翰一書4:8)我們要關心別人,仁慈地對待他們,做事之前要考慮後果,也要信賴耶和華,不要憂慮不安。我們這樣做,生活就會更快樂。願我們常常思念上帝王國的幸福生活,並盡己所能效法耶和華。(羅馬書12:12)